[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悬浮云雾降尘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4144.8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纪闯;陈扬嵚;陈凯;谢郑权;时达明;唐雪佳;荆德吉;任帅帅;贾荞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28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刘晓岚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电 耦合 悬浮 云雾 降尘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悬浮云雾降尘净化装置,包括感应电荷喷雾装置、烟气感应电荷装置、除尘装置以及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感应电荷喷雾装置中水箱中的水经水泵泵入输水管道,经过磁化装置后变成磁化水,与高压空气结合流经组合电极形成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磁化水雾喷入除尘装置;含尘气体经烟气感应电荷装置形成带有与磁化水雾带有相反电荷的含尘气流,进入除尘装置;带有相反电荷的磁化水雾和含尘气体在磁电耦合作用下相结合,磁化水喷雾吸附、捕获粉尘并排出污水,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及粉尘粒度分析仪,排出符合标准的气体。本实用新型利用磁电耦合作用使带有相反电荷的水和灰尘充分交融并沉降,有效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悬浮云雾降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粉尘污染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业的大规模兴起及生产使得粉尘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不仅会对人体、工业生产、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还会使环境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目前,最普及的除尘方式为湿式水雾降尘,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经济、简便,但由于随机性及环流、水滴表面张力较大等因素易造成除尘效率低,除尘效果不理想;在设备和管道腐蚀、污水和污泥的处理以及副产品的回收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在传统除尘原理的湿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的基础上,基于带电磁化水雾与带电粉尘耦合的情况下,可使粉尘和水雾在磁电吸附力的作用下充分交融并沉降,不仅对大粒径的粉尘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对粒径较小的粉尘也有着明显的捕获效果,并且磁化水的蒸发速度更慢,在空气中滞留时间更长,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除尘净化效果。
因此,针对湿式水雾降尘等单一降尘形式所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净化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悬浮云雾降尘净化装置,在传统除尘原理的湿式除尘及静电除尘基础上,利用带电磁化水雾与带电粉尘的耦合使粉尘和水雾在磁电吸附力的作用下充分交融并沉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悬浮云雾降尘净化装置,包括感应电荷喷雾装置、烟气感应电荷装置、除尘装置以及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感应电荷喷雾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管道、水箱、水泵、输水管道、磁化装置、组合电极,空气压缩机与组合电极通过输气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和压力表,通过输水管道经水泵连接至输气管道;烟气感应装置包括电源、环形电极;除尘装置包括进尘口、除尘塔、出尘口、粉尘浓度传感器、粉尘粒度分析仪、风机二、PLC,各部件间通过输烟管道连接,靠近进尘口的输烟管道内壁焊有可挡板,进尘口经由输烟管道与除尘塔下部相连,粉尘浓度传感器与粉尘粒度分析仪安装于除尘塔上部与出尘口连接的输烟管道的接口处,PLC与粉尘浓度传感器、粉尘粒度分析仪、风机二电连接,所述环形电极环绕于靠近进尘口的输烟管道外侧,水箱位于除尘塔底部,所述除尘塔内设有灰斗;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除尘塔内的灰斗以及多重滤网、水箱、水泵、输水管道、风机一,风机一与PLC电连接,多重滤网置于水箱与除尘塔间,水经由水泵、输水管道进入除尘塔参与含尘气流的净化过程,污水由灰斗通过多重滤网过滤重新回到水箱,从而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所述磁化装置为电磁式磁化器,便于对磁化时间进行调节,水箱中的普通液态水由水泵泵入输水管道,通过磁化装置后转化为磁化水。
所述组合电极包括喷嘴电极和环-针复合电极,组合电极可显著降低液滴粒径和速度,增强喷雾的稳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组合电极的数量。
所述进尘口与除尘塔相连接的输烟管道内靠近进尘口部位设置灰尘收集槽,可收集挡板截留下来的大粒径灰尘。
所述挡板设置在灰尘收集槽上方垂直于进尘方向,数量为3~5块,所述挡板与输烟管道侧壁呈45°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4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质油底壳自动限位精准冲孔模具
- 下一篇:用于机械加工的防错导向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