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3896.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羽;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水材料 渗漏 测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渗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为了提高对防水材料渗漏测试的能力,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槽,且支撑台的上方固定有漏水观察板,所述上盖框架的内侧固定有引流板,所述循环水槽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卡合有初效滤网、高效滤网、活性炭网。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带动循环水槽内的循环水对防水材料进行冲刷式测试检测,取代了传统泼水渗透测试的方式,既提高了测试的效率,节省了测试时间,又能够对循环水进行重复使用,通过引流板对循环水的引流,在丝印油墨板体遇水变透明的特性下,能够清晰快速的观察到防水材料的渗漏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渗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防水材料是指防止雨水、地下水、工业和民用的给排水、腐蚀性液体以及空气中的湿气、蒸气等侵入建筑物的材料,防水材料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在对防水材料生产过程中,需对防水材料的渗漏性进行检测,以便于更好的提供防水能力。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防水材料渗漏测试的设备存在着一些缺点,其测试过程中较为缓慢,影响测试效率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且测试后观察不便,不能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区分渗漏部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水材料渗漏性测试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循环水槽,且支撑台的上方固定有漏水观察板,所述支撑台的上方位于后侧位置处连接有上盖框架,所述上盖框架的内侧固定有引流板,所述漏水观察板的上方固定有密封圈,且漏水观察板通过卡合凸翼与密封圈卡合固定,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水端,且密封圈的一侧位于进水端的前侧嵌入设置有高压进气端,所述密封圈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水端,所述循环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进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槽通过回流管与出水端连接,且循环水槽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卡合有初效滤网、高效滤网、活性炭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水观察板包括丝印油墨板体,所述丝印油墨板体的上方位于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卡合凸翼,且丝印油墨板体的上表面位于卡合凸翼的内侧设置有标识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的底端开设有与卡合凸翼相适配的衔接卡槽,所述密封圈通过衔接卡槽与卡合凸翼卡合固定,且密封圈为一种硅胶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标识区的数量与引流板的数量相同,且标识区与引流板一一对应,所述引流板的数量不少于10个,且引流板的间隔距离不高于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效滤网的滤孔孔径为初效滤网滤孔孔径的二分之一,所述初效滤网、高效滤网、活性炭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且初效滤网、高效滤网、活性炭网均通过卡扣与循环水槽卡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衔接孔,所述高压进气端通过衔接孔与密封圈套接固定,且高压进气端的气嘴口径不低于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带动循环水槽内的循环水对防水材料进行冲刷式测试检测,取代了传统泼水渗透测试的方式,既提高了测试的效率,节省了测试时间,又能够对循环水进行重复使用,节省测试成本的同时,又避免测试过程中带有杂质、毒性的水污染环境的情况,通过引流板对循环水的引流,在丝印油墨板体遇水变透明的特性下,能够清晰快速的观察到防水材料的渗漏点,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测试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3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