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3463.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杰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13/1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吕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木 育苗 根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属于园林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防护组件和养护组件,支撑防护组件包括基座底板、支撑柱、防护筒、固定件、铰接转轴、防虫网、底框架和树苗座,支撑柱环绕设置与防护筒的外壁,固定件安装设置于支撑柱的底部并且固定连接与基座底板的表面四周,铰接转轴焊接连接与防护筒的外壁,底框架固定焊接连接于基座底板的底面,防虫网固定设置于底框架的内侧。该装置中通过设置连接管道和支撑柱,连接管道能够将养料直接输送至树根底部直接进行供给,提高了养料的吸收效果,支撑柱对树根处树干进行支撑防护,避免发生翻倒,适用于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根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根部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它主要的功能是吸收作用,通过根,植物可以吸收到土壤里的水分、无机盐类及某些小分子化合物,根还能固着和支持植物,以免倒伏。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根部一般需要进行防护,现有的植物根部防护结构过于简单,一般只是对植物的根部与外部物质进行隔离,或者仅仅对于植物底部进行固定,防止外力作用到植物上,从而影响植物根部的稳固性,但这种方式抗风性能差,很容易倒翻,同时也忽略了有害昆虫对植物根系的破坏,并且在对植物进行养料的供给时,往往将养料洒在土壤的表面,在大雨的冲刷下养料容易被冲走,导致养料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在现有树木育苗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园林植物容易倒翻,且大雨的冲刷下养料容易被冲走,导致养料的使用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木育苗根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防护组件和养护组件,养护组件设置于支撑防护组件的内侧底部;
支撑防护组件包括基座底板、支撑柱、防护筒、固定件、铰接转轴、防虫网、底框架和树苗座,支撑柱环绕设置与防护筒的外壁,固定件安装设置于支撑柱的底部并且固定连接与基座底板的表面四周,铰接转轴焊接连接与防护筒的外壁,底框架固定焊接连接于基座底板的底面,防虫网固定设置于底框架的内侧,树苗座开设设置在基座底板的表面中心处;
养护组件包括养料腔、防护盖、漏孔、连接管道、管道孔洞、连接合页和引流漏斗,养料腔分别设置于基座底板的表面四角处,防护盖由连接合页铰接连接于养料腔的腔体边缘,引流漏斗设置于养料腔的内部,漏孔设置于引流漏斗的底部,连接管道固定连接漏孔的底部,管道孔洞开设于连接管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筒悬空固定设置在树苗座的顶部上空中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转轴铰接链接支撑柱环绕设置于防护筒的外壁,且支撑柱设置有四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料腔嵌入贯通设置在基座底板的表面四角处,且均为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道为交叉状连接于漏孔的底部,且连接管道呈X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道的表面均匀贯通设置有管道孔洞,且管道孔洞的间距大于三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框架的表面设置镂空且嵌入安装有防虫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连接管道,由于连接管道为交叉状连接于漏孔的底部,且连接管道呈X字形,使得连接管道可以围绕底部根系进行养料的供给,不会浪费,且连接管道的表面均匀贯通设置有管道孔洞,管道孔洞的间距大于三厘米,均匀间隔设置的管道孔洞可以提高植物根部的吸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杰,未经吴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3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