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智能锁系统及门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1799.X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路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以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J50/70;H02J7/02;E05B4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国东路9号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充电 微波 电路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智能锁系统及门体,包括:功率发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至交流电源;功率发射电路板,输入端和所述功率发射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功率发射天线,和所述功率发射电路板的输出端相连接;功率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所述功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微波信号;功率接收整流器,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接收天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辐射的方式对智能锁进行供电,解决智能锁需要更换电池的不便;其次,本实用新型为超高功耗以至于无法使用电池供电的新型复杂的智能锁提供了新颖安全的电源解决方案;另外,发射端体积微型化,能方便地集成和安装到门框的锁槽内;接收端体积微型化,能够方便地集成和安装在智能锁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智能锁系统及门体。
背景技术
现代智能锁正在逐渐代替不具有智能功能的传统机械锁具,其功能多样,智能锁的开锁的凭信多种多样:可以为密码、指纹、RFID卡、蓝牙、语音、虹膜、人脸识别等;上述功能的实现必然包含了复杂的电子系统,且其复杂程度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多数家庭所用的智能锁安装在门上,不便于使用交流电进行连接,因此多采用干电池或锂电池等方式对上述电子系统和机械开锁装置进行供电。然而,电池寿命终究有限,多数智能锁需要在数月到一年左右更换电池,对于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电量焦虑。进一步地,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锁的高级需求也日渐发展,包括人脸识别、与监控摄像头进行联动、远程监控、安全审计等,必然导致智能锁的软硬件复杂程度和功耗急剧上升,因此电池供电方式则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基于以上需求,使用无线方式对智能锁进行供电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而言,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途径:1.电磁感应方式;2.磁共振方式。电磁感应方式较为常见,多用于手机和一些小型家电的无线充电中,其优势在于原理及结构简单,且总体成本较低。但其传输距离受限,当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对置距离变大时,电力传输效率便会发生急速下降,因此在智能锁和锁槽之间的距离下该方式基本不具有实用性。磁共振方式与电磁感应原理基本相同,其改进之处在于在发射侧与接收侧插入电容器,形成LC谐振电路,使其发射侧与接收侧的谐振频率一致后进行电力输送,其有效工作距离大于电磁感应方式,然而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且难以小型化,对于智能锁和锁槽的体积,尤其是锁槽的宽度限制了磁共振方式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采用了微波辐射方式对智能锁进行供电,传输效率高且体积微型化,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微波电路的智能锁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智能锁系统的门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包括:
功率发射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至交流电源;
功率发射电路板,输入端和所述功率发射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
功率发射天线,和所述功率发射电路板的输出端相连接;
功率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所述功率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微波信号;
功率接收整流器,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接收天线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无线充电的微波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辐射的方式对智能锁进行供电,解决了智能锁需要更换电池的不便之处;其次,本实用新型为超高功耗以至于无法使用电池供电的新型复杂的智能锁提供了新颖的、安全的电源解决方案;另外,本实用新型发射端体积微型化,能够方便地集成和安装到门框的锁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功率接收电路板,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接收整流器相连接,输出端用于输出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以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以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1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开拉紧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芯片接口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