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冲击RFID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9966.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祝亚京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rfid 电子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冲击RFID电子标签,属于电子标签领域,用于电子标签封装,其包括边角位置处加工有圆角的矩形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在其上表面加工有凹槽结构,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阶梯结构,在凹槽结构的底面上加工有环形闭合结构的RFID标签放置位,所述阶梯结构上搭接有L型板体结构的上盖体,上盖体的底部通过固定孔与板体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板体的两侧设置有与之可分离的侧护边,侧护边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便携性较好的RFID电子标签封装结构,以实现RFID电子标签应对不同使用环境且能够稳定读取内部所存储的物品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标签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储存物品信息的识别工具,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由于电子标签多为芯片和外围天线构成,其如果遭受外界的撞击极容易损坏外围天线的结构或者对储存物品信息的芯片造成损伤。如何实现电子标签在稳定读取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一定的抗冲击性能,现有市面上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封装的结构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电子标签,其能够提供一种便携性较好的RFID电子标签封装结构,以实现RFID电子标签应对不同使用环境且能够稳定读取内部所存储的物品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耐冲击RFID电子标签,包括边角位置处加工有圆角的矩形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在其上表面加工有凹槽结构,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阶梯结构,在凹槽结构的底面上加工有环形闭合结构的RFID标签放置位,所述阶梯结构上搭接有L型板体结构的上盖体,上盖体的底部通过固定孔与板体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板体的两侧设置有与之可分离的侧护边,侧护边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护边在与板体接触的侧面上加工有长条状嵌槽构成的侧边限位孔,侧边限位孔与板体对应位置处的侧边限位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合。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RFID标签放置位所采用的环形闭合结构,其相对于底面的高度等于或小于阶梯结构相对于底面的最小高度。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RFID标签放置位的内部放置有RFID标签,且在RFID标签与RFID标签放置位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盖体和板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板体在凹槽结构的上部加工有贯通的挂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RFID电子标签封装结构的改进,从封装结构的改进上实现RFID电子标签耐冲击性能的改进,进而实现电子标签在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信息存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板体;2、挂孔;3、圆角;4、侧护边;5、上盖体;6、固定孔;7、侧边限位条;8、侧边限位孔;9、阶梯结构;10、RFID标签放置位;11、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元彰精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9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加油护板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