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9681.3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2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厚勇 |
| 主分类号: | A01K7/02 | 分类号: | A01K7/02;A01K39/026;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禽 畜养 自动 加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水槽和水箱,所述水槽位于水箱的右侧,水槽的右侧上端为半开口结构,水箱的右侧中部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内竖向贯穿固定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底部通过水槽的通口贯穿至水槽内,固定环的右侧横向旋接固定有螺栓,螺栓的左侧末端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第二水管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二水管固定在固定环内,然后通过螺栓限制固定其高度,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可以方便对第二水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改变水槽内添加水时的高度,此外设置的滤网和活性炭滤板能够对水具有过滤的作用,避免杂质堵塞住第一水管或者第二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畜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禽畜养殖过程中,除了草料和饲料的正常喂食外,饮水的供给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为了减少设备的投入成本,大部分养殖户都采用人工加水的方式给禽畜供水。但常常会因为忘记加水而导致禽畜无法正常饮水,从而影响禽畜的生长。
专利号为CN201420778685.8的公布了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储水桶本体,所述储水桶本体顶部安装有纵向开有插孔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内插入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伸入储水桶本体内但高于水面,另一端伸入饮水槽内,所述储水桶本体靠近饮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水龙头。
在实现该技术方案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1.在使用时虽然具有自动加水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无法对水槽内添加的水位高度进行调节;2.在禽畜饮用水时,会产生杂质,容易堵塞住第一水管,进而导致自动加水的功能受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通过使第二水管固定在固定环内,然后通过螺栓限制固定其高度,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可以方便对第二水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改变水槽内添加水时的高度,此外设置的滤网和活性炭滤板能够对水具有过滤的作用,避免杂质堵塞住第一水管或者第二水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水槽和水箱,所述水槽位于水箱的右侧,水槽的右侧上端为半开口结构;
水箱的右侧中部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内竖向贯穿固定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底部通过水槽的通口贯穿至水槽内,固定环的右侧横向旋接固定有螺栓,螺栓的左侧末端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第二水管的表面接触,第二水管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水箱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右侧的水槽内竖向固定有滤网,且滤网的右侧固定有活性炭滤板,所述水箱的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第一水管的右侧置于水槽内部的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性炭滤板右侧的水槽上竖向插至固定有限位栓,限位栓的底部卡置于活性炭滤板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水管的上端外圈和下端外圈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通口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左侧上端连接有加水口,加水口与水箱内部连通,且加水口上端旋接固定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右侧的第一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禽畜养殖用自动加水装置,通过使第二水管固定在固定环内,然后通过螺栓限制固定其高度,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可以方便对第二水管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改变水槽内添加水时的高度,此外设置的滤网和活性炭滤板能够对水具有过滤的作用,避免杂质堵塞住第一水管或者第二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厚勇,未经朱厚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9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