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8666.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飞;阮运斌;罗准;欧阳伟超;段强;杨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填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绳一和绳二;所述绳一上套设安装环,安装环连接充填软管,充填软管连接绳二。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后,将具有可解决充填体的离析问题,提高充填体强度,充填体强度均匀,安全风险小,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和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尾砂充填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采矿方法为阶段空场法的矿山,矿房或者矿柱回采后,形成的空区体积大,在X、Y、Z方向跨度大,当围岩顶、底板及矿岩柱不稳定时,不能直接进入空区进行充填作业。充填骨料级配不均匀或充填料浆浓度过低时,单下料点极易发生离析现象,特别是在X、Y、Z方向上距离越大离析越大,充填料浆的强度和流动性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直接会导致在后期回采周围矿房、矿柱时的安全隐患,增加矿石贫化率。
目前,国内很多矿山空区下料点的选择均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选用单点下料方式,由高至低自流到充填空区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具有大跨度空间充填易发生离析,充填体强度不均匀的缺点。
2、直接进入空区进行充填。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降低充填料浆离析风险,充填体强度高。但具有安全系数降低,空区跨度大、顶底板以及矿岩柱不稳定的矿山易发生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所以,目前在采矿方法为阶段空场法的充填领域,在保证充填体强度,降低充填料浆离析,并实现采矿作业过程的安全等方面,仍然有可以改进的技术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解决充填体的离析问题,提高充填体强度,并且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包括绳一和绳二;所述绳一上套设安装环,安装环连接充填软管,充填软管连接绳二。
前述的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中,所述绳一为钢绳,所述绳二为麻绳。
前述的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中,所述钢绳的直径为13-15mm,所述麻绳的直径为11-13mm。
前述的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中,所述安装环至少设有两个。
前述的移动式下料填充装置中,所述绳一和绳二的端头各连接一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移动式下料充填,可解决充填体的离析问题,提高充填体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移动式充填,可保障充填空区内任何部位的充填体强度均匀;
3、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降低回采矿房、矿柱的安全风险;
4、通过本实用新型,矿房、矿柱回采率可提高2%,贫化率也能够降低1%;
5、本实用新型充填的充填体沉缩率低,保证充填体能有效接顶,确保地表不会塌陷,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进而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后,具有可解决充填体的离析问题,提高充填体强度,充填体强度均匀,安全风险小,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和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绳一,2-绳二,3-安装环,4-充填软管,5-固定件,6-防护栏,7-充填钢管,8-岩体,9-巷道,10-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未经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8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