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8562.6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烽;方锐;孟宪明;吴昊;张赛;郑崇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耿树志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材料 动态 拉伸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2个预紧机构,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镜像设置,所述的上夹板的端部与下夹板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预紧机构相连,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缠绕轴,织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缠绕轴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通过设置预紧机构与缠绕轴,能够对不同强度、表面状态织物材料进行夹持,使之能够进行静动态拉伸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伸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织物拉伸试验中,一般的测试装置通过直接夹持或者加强片夹持的方式对其进行静动态拉伸测试,但对于表面粘接不牢固且直接夹持会导致编织结构破坏的织物静动态拉伸没有相应的夹持测试方法(多数气囊等织物均存在以上夹持问题)。但随着如气囊等编织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全面性的提升,静动态拉伸测试成为后力学性能表征时的必然要求。所以原有测试结构无法直接对表面加强片粘接不牢固且直接夹持损坏编织结构的织物材料进行静动态拉伸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能够对不同强度、表面状态织物材料进行夹持,使之能够进行静动态拉伸测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2个预紧机构,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镜像设置,所述的上夹板的端部与下夹板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预紧机构相连,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缠绕轴,织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缠绕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轴螺栓、预紧轴旋钮、预紧轴套筒,所述的预紧轴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的上夹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预紧轴套筒相连,所述的预紧轴套筒与所述的下夹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预紧轴螺栓通过预紧轴旋钮与所述的预紧轴套筒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预紧轴螺栓通过预紧轴锁销与所述的上夹板相连,所述的预紧轴套筒通过预紧轴锁销与所述的下夹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轴上设置有缠绕件,所述的缠绕件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所述的下夹持块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与所述的上夹持块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上夹持块、下夹持块的材质均为磁性材质。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轴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轴的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端部均开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连接块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块的截面为扁圆形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通过设置预紧机构与缠绕轴,能够对不同强度、表面状态织物材料进行夹持,使之能够进行静动态拉伸测试。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缠绕轴上雕刻菱形防滑纹,增加织布和缠绕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织物材料的静动态拉伸测试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8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