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7104.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立;孙翊皓;陈旭超;王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汝州郑铁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0 | 分类号: | B28B7/3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李艳玲;郭丽娜 |
地址: | 4675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 预埋胶棒 快速 抽拉机 同步 夹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夹板、夹紧臂、联动梁、铰接梁以及夹紧气缸,夹紧臂的一端连接联动梁上,另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该夹紧臂的中部铰接在铰接梁上,两所述夹紧臂相对设置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所述联动梁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联动梁和下联动梁,一组夹紧组件的其中一个夹紧臂与所述上联动梁连接,另一个夹紧臂与下联动梁连接,上、下联动梁分别通过对应的夹紧气缸驱动而相对移动,从而带动夹紧组件的开合夹紧预埋胶棒。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夹紧组件,且多组夹紧组件通过两个夹紧气缸联动,同时实现开合,从而同时夹紧多根胶棒,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轨枕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轨枕生产中,为了满足工艺要求,轨枕上要预留若干预留孔,预留孔是由在生产前预埋的橡胶棒在生产后取出形成。由于混凝土已经凝固,橡胶棒取出非常困难,以需要多名员工用大钳子拉松后再由员工用力抽出,即费力又费时,造成轨枕生产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厂家采用卷扬机将橡胶棒抽出,该方法一次只能抽出一根橡胶棒,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夹紧多根胶棒的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板、夹紧臂、联动梁、铰接梁以及夹紧气缸,所述夹紧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联动梁上,另一端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该夹紧臂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铰接梁上,所述铰接梁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两所述夹紧臂相对设置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所述联动梁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联动梁和下联动梁,一组夹紧组件的其中一个夹紧臂与所述上联动梁连接,另一个夹紧臂与下联动梁连接,上、下联动梁分别通过对应的夹紧气缸驱动而相对移动,从而带动夹紧组件的开合夹紧预埋胶棒。
优选的,所述的铰接梁包括上铰接梁和下铰接梁,上、下铰接梁之间具有供所述夹紧臂穿过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的夹板工作面上设有防滑凸条。
优选的,所述的夹紧臂通过连接座与联动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紧气缸固定在机架上,其活塞杆通过连接座连接在上/下联动梁上,该夹紧气缸的底座通过支撑座与下/上联动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联动梁带动多组夹紧组件连通,同时实现开合,从而同时夹紧多根胶棒,效率高,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枕预埋胶棒快速抽拉机同步夹紧装置的工作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2、夹紧机构,200、联动梁,210、上联动梁,220、下联动梁,400、铰接梁,410、上铰接梁,420、下铰接梁,500、夹紧组件,510、夹紧臂,520、夹板,600、夹紧气缸,601、上夹紧气缸,602、下夹紧气缸;3、抽拉装置,310、抽拉气缸;8、铰接轴,9、连接孔,10、橡胶棒;11、轨枕;12、钢模;13、连接座,130、连接板,131、连接耳板,132、连接轴;14、支撑座,141、上支撑座,142、下支撑座;15、连接座,151、上连接座,152、下连接座;16、防滑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汝州郑铁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汝州郑铁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7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