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密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5901.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社林;王忠;杨明佐;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3/36;E06B1/52;E06B1/60;E06B3/72;E05F5/06;E06B7/1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 密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防密闭门,属于工程抗爆炸冲击隔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框和门扇的一侧分别设有上铰页和下铰页,上铰页、下铰页通过螺栓分别与门框、门扇进行固定连接;门扇的一侧通过上铰页、下铰页轴连接在门框上,门扇通过闭锁与门框实现锁定或开启,在门框的四周的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锚固钩,所述锚固钩的端部设有弯钩,且门框的每条侧壁上设有上下两排锚固钩,两排锚固钩的弯钩相对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抗爆炸冲击隔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人防密闭门。
背景技术
人防门是人防工程出入口处非常重要的防护设施之一。人防门扇基本上都是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人防门特性,造成了门扇比较厚重,重量多达几吨。人防门“厚大笨重”的缺陷带来的系列严重问题也日趋凸显,如施工安装非常不便,且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自重变形等,导致门的开关不便、密封不严,使用寿命大打折扣,甚至关键时候操作失效,导致严重后果;另外也给日常维护带来很大麻烦,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而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因此,研制新型人防密闭门就变得非常必要而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防密闭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密闭门,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框和门扇的一侧分别设有上铰页和下铰页,上铰页、下铰页通过螺栓分别与门框、门扇进行固定连接;门扇的一侧通过上铰页、下铰页轴连接在门框上,门扇通过闭锁与门框实现锁定或开启,在门框的四周的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锚固钩,所述锚固钩的端部设有弯钩,且门框的每条侧壁上设有上下两排锚固钩,两排锚固钩的弯钩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门扇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上框架、横截面呈U型的下框架、外门板组件、内门板组件和若干个弹性缓冲装置,上框架和下框架相对设置形成安装滑槽,内门板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一侧,外门板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弹性缓冲装置安装在内门板组件和外门板组件之间,且内门板组件通过弹性缓冲装置贴合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板组件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外门板竖梁和外门板横梁,其中外门板竖梁的顶端与上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上框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下框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外门板竖梁的顶端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间隙的设置一是确保当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时,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在向内门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不会受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摩擦力,便于挤压弹性缓冲装置吸能;二是防止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向内门板组件移动时,由于变形导致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与上框架之间接触或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底端与下框架接触,阻碍了外门板组件继续向内门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挤压弹性缓冲装置吸能。
进一步的,所述外门板竖梁的顶端和上框架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将外门板竖梁的顶端和上框架的侧壁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固定的一级缓冲装置。一级缓冲装置的设置是本专利的有一个创新点,设置了一级缓冲装置,这样当外门板组件受到外界冲击波作用时,外门板组件率先与冲击波进行接触,一级缓冲装置在冲击波作用下首先发生缓冲减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断裂现象,对冲击波起到了初级的缓冲作用。之后外门板组件继续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此时,弹性缓冲装置由于受到外门板组件的挤压而发生缓慢变形,吸收外门板组件上的冲击作用力,并最终实现完成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5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传送带加热塑封装置
- 下一篇:证件放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