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5175.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勉;姜鹏飞;陈昊;李二鹤;于冰;范宇;吴昊文;王钟瑞;高翔;周建涛;范鹏;郭美玉;黄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武亚楠;黄红梅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表 标准 校验 装置 | ||
1.一种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器、误差检测电路、测试电源、标准表Ⅰ和标准表Ⅱ;
所述测试电源,分别连接所述标准表Ⅰ、所述标准表Ⅱ和待检定电能表,为所述标准表Ⅰ、所述标准表Ⅱ和待检定电能表供电;
所述误差检测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标准表Ⅰ、所述标准表Ⅱ和待检定电能表,以分别接收所述标准表Ⅰ、所述标准表Ⅱ和待检定电能表输出的电能脉冲;将所述标准表Ⅰ输出的电能脉冲和待检定电能表输出的电能脉冲进行比较并输出误差检测结果Ⅰ,以及将所述标准表Ⅱ输出的电能脉冲和待检定电能表输出的电能脉冲进行比较并输出误差检测结果Ⅱ;
所述总控制器,连接所述误差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误差检测结果Ⅰ和所述误差检测结果Ⅱ,并根据所述误差检测结果Ⅰ和所述误差检测结果Ⅱ的一致性输出校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弦波合成电路、正弦脉宽调制电路、开关放大电路和控制输出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波合成电路包括ARM处理器、SRAM存储器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ARM处理器通过地址总线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所述SRAM存储器分别连接所述ARM处理器和所述数模转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脉宽调制电路包括整流器、加法器Ⅰ、加法器Ⅱ、乘法器、三角波发生器和反相器;所述加法器Ⅰ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通过缓冲器连接所述控制输出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乘法器的输入端分别所述加法器Ⅰ的输出端和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加法器Ⅱ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端和所述三角波发生器,所述加法器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放大电路包括开关管Ⅰ、开关管Ⅱ、开关管Ⅲ和开关管Ⅳ;其中,所述开关管Ⅰ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加法器Ⅱ的输出端和开关管Ⅳ的栅极,所述开关管Ⅰ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Ⅲ的漏极;所述开关管Ⅱ的栅极通过所述反相器连接所述加法器Ⅱ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管Ⅱ的栅极还连接所述开关管Ⅲ的栅极,所述开关管Ⅱ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管Ⅳ的源极;所述开关管Ⅰ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管Ⅱ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开关管Ⅲ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管Ⅳ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脉冲计数器和CAN接口;所述脉冲计数器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标准表Ⅰ、所述标准表Ⅱ和待检定电能表;所述CAN接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检测电路的微处理器还连接脉冲整形电路;所述脉冲整形电路为施密特整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微型打印机、显示屏、按键电路、CAN接口电路和RS232接口电路;所述微型打印机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以打印校验数据,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以展示校验数据,所述按键电路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以输入参数,所述CAN接口电路和所述RS232接口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以提供外接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测试电源、所述标准表Ⅰ和所述标准表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双标准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表Ⅰ和所述标准表Ⅱ均采用数字式标准功率电能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51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和车牌识别无人值守称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频热泵性能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