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4457.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忠;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道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无损 再生 干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筒A、干燥筒B、换热器、除水器,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中的其中一个干燥筒的进气口与另一个干燥筒的出气口之间连接所述换热器、除水器;其中一个干燥筒的出气口分别与另一个干燥筒的进气口、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带阀的切换管路,所述带阀的切换管路控制气路从干燥筒A通向干燥筒B,或干燥筒B通向干燥筒A;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内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前过滤室、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后过滤室,所述第一干燥室与第二干燥室内填充有吸附液体用的填料,且其侧壁上均设置有检修门。本实用新型能对干燥筒实现无损再生、能过滤待干燥的气体杂质、干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气体干燥,使用的是干燥筒,当干燥筒使用到一定阶段后,干燥筒内的吸附液体用的填料无法再吸附,此时需要将设备停止更换,若是设备不停止,则需要采用两个干燥筒依次替换着进行干燥,当一个干燥筒进行干燥气体时,另一个干燥筒需要重新添加吸附填料,效率比较低。此外,在进入干燥筒后有部分气体会夹杂着颗粒杂质,排出的气体有杂质,且干燥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干燥用的干燥筒内的填料进行干燥且能对待干燥的气体进行干燥,对干燥筒实现无损再生、能过滤待干燥的气体杂质、干燥效果好的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筒A、干燥筒B、换热器、除水器,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中的其中一个干燥筒的进气口与另一个干燥筒的出气口之间连接所述换热器、除水器;其中一个干燥筒的出气口分别与另一个干燥筒的进气口、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带阀的切换管路,所述带阀的切换管路能控制气路从干燥筒A通向干燥筒B,或干燥筒B通向干燥筒A;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内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前过滤室、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后过滤室,所述第一干燥室与第二干燥室内填充有吸附液体用的填料,且其侧壁上均设置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带压气体无损再生干燥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待干燥的气体先对第一个干燥筒(干燥筒A)内的吸附液体的颗粒(填料)进行干燥,再通过换热器、除水器进入第二个干燥筒(干燥筒B),利用第二个干燥筒(干燥筒B)对气体进行除水,这样能无间断的对气体进行干燥除水,当原本的第一个干燥筒 (干燥筒A)内的吸附填料干燥后,且第二个干燥筒(干燥筒B)内的吸附填料无法再吸附时,通过切换管路进行切换,改为先经过干燥筒B,对干燥筒B内的吸附填料进行干燥,再经过干燥筒A,干燥筒A对气体进行干燥,能实现无损再生;且本申请中的前过滤室、后过滤室用以保证气体内夹杂的杂质,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保证气体的干燥性,检修口的设置可以在不使用时,检修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
优选地,所述带阀的切换管路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干燥筒的出气口与另一个干燥筒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并联,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阀体,所述第一管路上的两个阀体之间连接进气管,所述第二管路上的两个阀体之间连接出气管。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压缩机、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压缩机包括真空泵压缩机和小压缩机,所述真空泵压缩机和小压缩机分别与缓冲罐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除水器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除水器位于两个换热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除水器底部连接液体收集桶。
优选地,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干燥筒A、干燥筒B内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前过滤室、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后过滤室,所述第一干燥室与第二干燥室内填充有吸附液体用的填料,且其侧壁上均设置有检修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道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道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4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上料的白茶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复杂造型艺术陶瓷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