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喷淋降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3643.7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3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真;史帅;孙春娥;宗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绵 城市 建筑 喷淋 降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喷淋降尘系统,应用在建筑施工降尘技术领域,其包括输水管、安装在输水管上的喷头、设置在建筑顶端的高压泵、设置在建筑外围的边框和用于驱动边框沿建筑高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边框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支杆,相邻两个支杆在相对一端分别设有中间框和耳板,耳板位于中间框内,且中间框和耳板通过锚固螺栓连接,输水管连接在各个支杆上且两端相连,高压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与输水管连接;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建筑顶端的卷扬机和缠绕在卷扬机辊筒上的两个牵引绳,两个牵引绳分别与相对的两个支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了喷淋降尘系统的灵活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降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喷淋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大气有害的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一般粉尘,这些颗粒物漂浮在空中会对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传统的建筑工地喷雾降尘通常是在建筑顶端布设一圈水管,然后向下喷射水雾,使得粉尘颗粒与细小水珠结合并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地面,实现降尘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若要调整水雾喷射的高度时,操作者需要将水管拆卸、重新安装,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喷淋降尘系统,其优点是:增加了喷淋降尘系统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喷淋降尘系统,包括输水管、安装在输水管上的喷头、设置在建筑顶端的高压泵、设置在建筑外围的边框和用于驱动边框沿建筑高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所述边框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支杆,相邻两个所述支杆在相对一端分别设有中间框和耳板,所述耳板位于中间框内,且中间框和耳板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所述输水管连接在各个支杆上且两端相连,所述高压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输水管连接;
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建筑顶端的卷扬机和缠绕在卷扬机辊筒上的两个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分别与相对的两个支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尘时,操作者将进水管与水源连通,启动高压泵,水经高压泵的加压后经出水管输入输水管中,再从各个喷头向下喷出,形成一道道水雾;当需要调整水雾喷淋的高度时,启动卷扬机,卷扬机的辊筒开始缠绕或释放牵引绳,从而带动边框相应的向上或向下移动,方便灵活;此外,由于相邻两个支杆可拆卸连接,操作者可根据建筑的外轮廓对支杆进行拼接,利于减小边框的占用空间以及输水管的管路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建筑顶端设有基架,所述基架内设有沿基架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夹住出水管的夹辊,所述第一基座与基架滑动连接,所述基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进基架内并与第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基架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基座上的夹辊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边框上升时,操作者转动螺杆,带动第一基座向下移动,使得两个夹辊夹紧出水管,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与其连接的夹辊转动,使得出水管随着边框一同上升,阻止了出水管在自重下的弯曲、下沉,无需人工进行收集,方便了操作者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夹辊上均设有橡胶软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软垫具有弹性,阻隔了夹辊与出水管的直接接触,起到了对出水管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支杆朝向建筑的一侧均设有泡棉,各个所述支杆上均铰接有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边框在移动过程中与建筑发生磕碰时,泡棉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支杆所受到的冲击力,稳定了支杆上各部件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3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利用烟气余热消除湿烟羽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