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交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3259.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5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兰永生;李万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森凯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交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交织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交织形成基体;所述基体的所述经纱的方向混织入导电丝;所述纬纱中混纺有弹性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交织面料,提高了面料的强度、弹性和防静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交织面料。
背景技术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现有的防静电面料的抗静电性能较差,面料的强度较低,且弹性差影响面料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交织面料,提高了面料的强度、弹性和防静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夹装置,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交织形成基体;
所述基体的所述经纱的方向混织入导电丝;
所述纬纱中混纺有弹性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基体,在基体经纱的方向混织入导电丝,能够提高面料基体经纱方向的强度以及面料的防静电性能;基体纬纱中混纺有弹性丝,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抗拉极限,进而提高面料的强度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为尼龙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丝能够提高面料的耐磨性、强度,且质轻、防皱性优良、透气性好以及良好的耐久性、染色性和热定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纬纱方向,所述导电丝等距离且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面料导电的均匀性,提高导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丝为长丝碳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丝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为棉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丝的强度高、透气性好;耐热性较好,仅次于麻;对染料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染色容易,色谱齐全,色泽也比较鲜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丝为氨纶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氨纶丝混纺在所述棉丝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氨纶丝混纺在棉丝中,提高面料纬纱方向的抗拉性能和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相互交织形成抗撕裂网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面料的局部抗拉强度,进而提高面料整体的抗撕裂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基体,在基体经纱的方向混织入导电丝,能够提高面料基体经纱方向的强度以及面料的防静电性能;基体纬纱中混纺有弹性丝,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抗拉极限,进而提高面料的强度和舒适度。
2.沿纬纱方向,导电丝等距离且平行设置,保证面料导电的均匀性,提高导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森凯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森凯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3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