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2562.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2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刘洪涛;陈则连;吴贤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进 取样 体式 岩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在所述取样筒内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方固定有转动环,在所述转动环内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转动环之间通过第一棘轮棘爪机构连接;在所述转动盘下端面固定有取样管,在所述取样管下端设置有钻头;所述取样筒内还固定有一安装盒,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转动环安装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取样管穿过所述安装盒连接于所述转动盘,且与安装盒之间通过第二棘轮棘爪机构连接;在所述取样管内部还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一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取料,而且方便将取好的样品从管内取出,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取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勘察中,需要对路基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路基是否能达到承重力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路基的岩土进行取样,现有的取样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将取样管伸入到地下取料,而取完料后,不方便讲样料从管内取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岩土取样设备在取样后不方便将样品从管内取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在所述取样筒内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方固定有转动环,在所述转动环内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转动环之间通过第一棘轮棘爪机构连接;在所述转动盘下端面固定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能够随转动盘的转动而转动,在所述取样管下端设置有钻头;所述取样筒内还固定有一安装盒,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安装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取样管穿过所述安装盒连接于所述转动盘,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安装盒之间通过第二棘轮棘爪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棘轮棘爪机构与第二棘轮棘爪机构反向设置;在所述取样管内部还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一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钻进取样一体式岩土取样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板连接上,所述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板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与转动盘连接的取样管转动,而取样管上连接有钻头,通过钻头钻取的样品进入到取样管内,从而能够实现土壤取样,而且通过第一棘轮棘爪机构能够在驱动电机正转的时候,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上的转动环能够与转动盘啮合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取样管转动,进行取样作业;当驱动电机反转的时候,由于第一棘轮棘爪机构中的棘爪不能带动棘轮转动,所以不能带动转动盘转动,但是设置在转动板上的丝杠能够随着转动板的转动而转动,又由于丝杠与内螺纹管能够配合,在驱动电机正转的时候,由于丝杠与螺纹管同步转动,不会产生螺纹配合,当驱动电机反转的时候由于丝杠转动,而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内纹管不会随转动板转动,丝杠与螺纹管之间产生相对螺纹配合,又由于丝杠是固定在转动板上,螺纹管通过导向块被导向杆固定,不能进行周向的转动,所以在丝杠转动的时候,内螺纹管在螺纹配合作用下沿着导向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与内螺纹管连接的活塞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将取样管内的样品取出。
所述取样筒内设置有一圆环,所述取样管设置在所述圆环内,在所述圆环靠近所述取样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取样筒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设置有滑动球,所述限位板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限位板能够对取样管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在取样过程中取样管与转动盘脱离,滑动球可以减少摩擦,又可以与滑槽接触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
所述取样筒上靠近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安装盒,所述转动盘与所述齿轮环能够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在所述安装盒和所述取样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棘轮棘爪机构,所述第二棘轮棘爪机构能够控制所述取样管沿一个方向旋转而不能反向旋转。
所述钻头上开设有与所述取样管连通的进料孔,通过钻头上的进料孔,在驱动电机正转的时候将钻头钻取到的土壤通过进料孔可以进入到取样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2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纸物流系统内转运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铜线互感式充电器互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