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标识及道路交通反光标志牌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2162.4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肖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B32B27/30;B32B3/0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标识 道路交通 标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标识,该反光标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膜层、底胶层、吸墨层、油墨层和保护层,所述油墨层由树脂油墨固化而成,所述吸墨层能够吸附和/或容纳树脂油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光标识中设置吸墨层,喷涂打印在吸墨层上的油墨通过吸墨层的多孔结构和/或吸附作用,使喷涂打印的油墨快速、均匀在吸墨层上扩散,从而快速形成稳定的油墨层,在UV光照条件下,油墨层可在0.5s时间内实现快速光固化效果,大大提高了数码喷绘反光标识生产效率,且油墨层固化形成的反光标识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与吸墨层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耐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标识,尤其涉及一种数码喷绘反光标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交通反光标识牌主要由铝板和反光标识组成。反光标识包括反光底膜和反光字膜,反光底膜作为一种基膜直接贴覆于铝板表面,反光字膜则需要刻字后贴覆于底膜表面,从而提供道路安全信息,但在上述贴覆过程中,底膜与字膜之间容易产生偏差,且将字膜贴覆于底膜表面会形成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环境中极易受雨水、风沙等外力的影响导致字膜逐渐失去反光效果,严重影响了反光标识的视认性,从而导致驾驶员无法快速获取前方道路信息。
数码喷绘打印是将油墨喷射到基材表面形成图像和文字的一种打印技术,具有打印图像色彩饱和度高、高效、方便快捷等众多优点而备受欢迎,但户外恶劣的使用环境容易使油墨层产生变色及脱落,不满足户外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的需求,且将油墨打印在现有基膜上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的油墨层,导致反光标识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标识,所述反光标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膜层、底胶层、吸墨层、油墨层和保护层,所述吸墨层能够吸附和/或容纳形成所述油墨层的树脂油墨。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可以由树脂油墨固化形成。
优选地,所述吸墨层设有微孔通道,所述微孔通道的孔径为0.2-2um。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为高透明度度树脂油墨固化而成,所述吸墨层由高透明度的树脂固化而成。
优选地,所述吸墨层为多孔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膜层的孔径为0.5-2um。
优选地,所述吸墨层的表面嵌有多孔纳米粒子。
优选地,所述吸墨层的厚度为5-20um。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由丙烯酸树脂油墨或改性丙烯酸树脂油墨经喷绘、固化后形成,所述吸墨层由丙烯酸、或聚乙烯醇、或聚氨酯、或聚烯烃树脂固化而成。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1-5um。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抗紫外线透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上述或下述的反光标识在道路交通反光标志牌上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光标识中设置吸墨层,通过数码喷绘打印技术获得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反光标识。在该反光标识中,喷涂打印在吸膜层上的树脂油墨通过吸墨层的多孔结构和/或吸附作用,使喷涂打印的树脂油墨快速、均匀的在吸墨层上扩散,从而快速形成稳定的油墨层,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由树脂油墨固化形成的油墨层,其反光标识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与吸墨层融为一体,使视觉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道路安全标识的规范性、视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光标识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吸墨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未经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2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