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1378.9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东;潘新荣;高伟明;何忠魁;潘晓阳;严相金;孟新忠;张平强;李敬飞;施锦华;崔根宝;沈正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雨水 收集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包括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和再利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有离散分布位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多个收集终端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汇总连接入所述处理装置的上游端,所述处理装置的下游端连接所述再利用装置,所述再利用装置包括由所述处理装置下游端呈分叉树结构延伸布置的再利用管和连接在再利用管的各个分叉末端的再利用终端。该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收集功能好、成本低、工作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雨水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绿色施工以及节能降耗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必然措施,其中节约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大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雨水,包括高层养护流淌下的水都是自然排放,没有收集再利用,其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且在多雨季节雨水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如申请号为201711093560 .6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采用较为复杂的电控系统进行整体收集系统的检测和控制,整体施工复杂度高,并不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较为恶劣的环境,其系统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该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收集功能好、成本低、工作效果好等优点。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和再利用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有离散分布位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多个收集终端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汇总连接入所述处理装置的上游端,所述处理装置的下游端连接所述再利用装置,所述再利用装置包括由所述处理装置下游端呈分叉树结构延伸布置的再利用管和连接在再利用管的各个分叉末端的再利用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呈线性方式布置的多个处理池、储存池和连接所述再利用管的供水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线性方式布置的处理池中,位于上游端的所述处理池连接所述收集管的末端,所述处理池呈由上游向下游的两两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呈两两连接的两个所述处理池间设有过滤壁,所述过滤壁上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可拆设有筛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筛板为网孔筛板,由上游向下游设置的各个筛板呈网孔直径渐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呈上下游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筛板间沿上下游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并联接入所述再利用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收集终端至少包括设置于施工现场低水平位置处的管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再利用终端至少包括设置于施工现场的喷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整体结构复杂度低,无需应用各种电子器件,对于恶劣施工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好;
2.对于雨水的收集能力和净化能力强,可以有效收集雨水并将其净化后进行再利用,进一步降低施工现场运行成本;
3.整体供水方式可以便利的调节,具有良好的对动态的工作需求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