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1115.8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雷彧;席丙军;肖海峰;翁刘军;周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磊达钢帘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线 设备 校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材校直领域的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包括器座,钢线器座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和加固板,钢线支撑板位于加固板的下方,钢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柱,两组钢线弹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钢线支撑杆的两端均贯穿器座且设有第一校直辊轮,钢线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槽和弹性柱,根据钢线的粗细,通过调节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跟轮之间的间距,使得粗细程度不同的钢线都能卡在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辊轮之间,钢线的表面与第一校直辊轮和第二校直辊轮进行抵触贴合,进而对钢线进行校直,方便实用,提高校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校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
背景技术
在钢丝帘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钢丝拉拔产生残余的拉应力,适量的压应力,而导致钢线不稳定,波动大而出现大量断丝现象,为了更好的过滤些问题,研究发现了具有物量效应的校直器,极大有效的提高了钢线的稳定性,使得钢线在终端切割过程中稳定,目前,在原先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钢线的粗细程度不一样,使用传统的校直器,只能对相同规格的钢线进行校直,使用具有局限性,对不同规格的钢线进行校直时,需要不同的校直器,来回搬运再对校直器进行安装浪费时间,降低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收线设备的校直器,包括器座,所述器座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和加固板,所述支撑板位于加固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弹性柱,两组所述弹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贯穿器座且设有第一校直辊轮,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靠近器座内壁的一侧均与器座的内壁贴合,两组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两组弹性柱相离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加固板和器座,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器座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组所述固定柱相离的一端均设有第二校直辊轮。
优选的,所述器座两侧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为竖向开设且与支撑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器座和加固板的接触部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校直辊轮位于第二校直辊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限位槽的内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校直辊轮和第二校直辊轮设有若干组,所述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辊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辊轮之间设有钢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槽和弹性柱,根据钢线的粗细,通过调节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跟轮之间的间距,使得粗细程度不同的钢线都能卡在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辊轮之间,钢线的表面与第一校直辊轮和第二校直辊轮进行抵触贴合,进而对钢线进行校直,方便实用,提高校直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板和螺纹杆,加固板对螺纹杆进行加固,在调节完第一校直辊轮与第二校直辊轮之间的间距时,螺纹杆的底端对支撑柱的顶部进行抵触,配合两组弹性柱的弹力作用,对第一校直辊轮调整后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对钢线的校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和立柱,在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转动立柱可以实现对若干组第一校直辊轮同时进行调节位置,降低调节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磊达钢帘线有限公司,未经东台磊达钢帘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