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软排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0110.3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波;沈明康;赵寿缵;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占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H01B7/04;H01B7/08;H01B7/17;H01R13/58;H01R13/595;H01R13/719;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排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软排线,包括线体、加强组件、抗干扰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线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套壳,所述套壳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抗干扰组件,所述抗干扰组件的内部依次安装有抗干扰磁环、橡胶圈和陶瓷片,抗干扰磁环分别固定于线体的两侧,抗干扰磁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加强组件增强软排线的结构强度,使用时能够利用套壳外壁的防护壳对软排线进行保护,且金属网和软排线均呈凹字型,同时防护壳内部设置了金属网,能够在软排线进行弯折时加强该结构,进一步在金属网内部和线体两侧分别设置定位槽和定位块,使线体准确与防护壳进行对接,使其不会轻易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软排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或零件也是越做与小,其主要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其中软排线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电子产品之间体积,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不过就市面上存在的多种软排线,都普遍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传统的软排线强度较低,及其容易造成外力造成损坏,进而影响使用;
第二,传统的软排线没有抗干扰的功能,因此容易受到其他信号波的干扰,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第三,传统的软排线在与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可能出现偏移以及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软排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强度低、容易受到干扰、连接容易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软排线,包括线体、加强组件、抗干扰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线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套壳,所述套壳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抗干扰组件,所述抗干扰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的内部依次安装有防护壳、金属网、定位槽和定位块,防护壳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金属网与线体均呈“凹”字型排列,且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金属网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块的外径小于定位槽的内径,线体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抗干扰组件的内部依次安装有抗干扰磁环、橡胶圈和陶瓷片,抗干扰磁环分别固定于线体的两侧,抗干扰磁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陶瓷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的内部依次安装有连接器、螺栓、滑轨、滑块、螺槽和限位板,连接器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槽,螺槽的外侧均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底端均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滑轨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滑轨的内径大于滑块的外径,限位板通过滑块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强度软排线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有加强组件增强软排线的结构强度,使用时能够利用套壳外壁的防护壳对软排线进行保护,且金属网和软排线均呈凹字型,同时防护壳内部设置了金属网,能够在软排线进行弯折时加强该结构,进一步在金属网内部和线体两侧分别设置定位槽和定位块,使线体准确与防护壳进行对接,使其不会轻易断裂;
(2)通过设置有抗干扰组件实现对该装置的抗干扰功能,使用时能够利用抗干扰磁环对其他信号波进行过滤,同时在抗干扰磁环内部加设了橡胶圈和陶瓷片进一步加强抗干扰磁环的抗干扰能力;
(3)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实现对软排线的限位,从而防止软排线在与连接器进行固定时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使用时能够利用连接器外侧的螺栓旋转对限位板进行移动,限位板在两侧滑轨内部垂直下降对底部线体进行限位压合,防止其移动偏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占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占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0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