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养殖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9582.7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9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泳;邹恩;罗漪澜;梁嘉瑜;柯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G7/02;A01G7/04;A01M1/04;H04W4/38;H04W4/80;G08C17/02;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养殖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体养殖大棚,包括墙板,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外部移动终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在微控制器上设定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值,并通过启闭雾化喷头、日光灯和排风扇,保证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相一致,通过定时模块设定固定时段开启雾化喷头和灭虫灯,对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和除虫,且设有摄像头,便于种植者远程可以观察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便于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管理,进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体养殖大棚。
背景技术
单体大棚是一种常用的大棚,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单体养殖大棚中,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温室控制技术是种植者通过输入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环境的目标参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温室大棚环境因子的控制过程,控制相应机构进行加热、降温和通风等动作,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通过改变温室大棚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环境气候调节;
但现有的自动化温室大棚在使用时,存在温湿度误差变化感应不准确的问题,且现有的温室大棚在使用过程中当植物染病虫时,现有技术的自动化温室大棚不能够通过自动检测的信息发现植物染病虫,这样的话染病虫的植物会传染给其他正常植物,如果大量的植物染病虫,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养殖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温湿度感应较差,且自动调节性能低,而且无法对染病虫的植物进行监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体养殖大棚,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门,所述墙体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均有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和定时模块,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龙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棚盖,所述侧板的中间位置均有镶嵌安装有排风扇,所述侧板的上端均有固定安装有感应器安装板,所述感应器安装板上均有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模块,所述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灭虫灯,所述龙骨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龙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均有固定安装有日光灯,所述龙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日光灯的两侧均有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感应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摄像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喷头和所述日光灯,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喷头和所述日光灯,所述定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喷头和所述灭虫灯,所述二氧化碳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MF主控芯片。
优选的,所述侧板上均有开始有通孔,所述排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开始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的一侧均匀设有挡雨板。
优选的,所述龙骨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Y形结构,且所述灭虫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Zigbee无线通讯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测数据实时可以发送给种植者的使用移动终端,便于种植者使用移动终端实时观察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植物生长情况,便于发现植物发病,进而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植物进行管理,且设有灭虫灯,降低本实用新型内部植物受到虫害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未经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9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屑分级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火门生产用定位打孔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