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8904.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周国宏;李超;张艳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池,包括过滤池、设置在过滤池中的填料、种植在填料上的净化植物、将河道中污水输送至过滤池中的动力系统,所述过滤池为自然岸坡上的低凹,低凹的底部及侧壁上设有防水土工膜;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插设有竖直向的木桩,木桩的顶端高于低凹的顶端面,木桩的底端低于低凹的底面,木桩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高度低于低凹的顶端面。本设计利用河道自然岸坡设计生物滤池,属就地取材,利用自然岸坡接近河道的斜坡将水回流至河道中,无需输送管道和配套的动力装置,有利于建设成本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过滤设施,滤池中填充有填料,填料上种植有净化植物,污水流经生物滤池,在颗粒沉淀、植被截留、吸附、过滤等作用下,滤料表面或以前粘附的颗粒上,颗粒物浓度有所降低。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水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降低了氮磷等元素的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利用河道自然岸坡设计生物滤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滤池,包括过滤池、设置在过滤池中的填料、种植在填料上的净化植物、将河道中污水输送至过滤池中的动力系统,所述过滤池为自然岸坡上的低凹,低凹的底部及侧壁上设有防水土工膜;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插设有竖直向的木桩,木桩的顶端高于低凹的顶端面,木桩的底端低于低凹的底面,木桩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高度低于低凹的顶端面。
自然岸坡上的低凹,可以由人工开挖而成,动力系统将污水从河道小流量地输送至低凹中,由于防水土工膜的存在,低凹中的污水不会经低凹的底部和侧壁而外渗,低凹中的污水位逐渐上升,如此,滤池中的填料和净化植物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低凹中水位到达溢流孔的高度时,经所述溢流孔外溢,流回河道,流回河道的水已得到过滤、净化。
由于低凹开设河道旁的自然岸坡上,自然岸坡接近河道的部分倾斜,如此,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容易塌陷,为此,在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插设木桩,一则稳定低凹这一结构,二则,木桩上开设溢流孔,使低凹中的水小流量地流回河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小流量的方式将污水输入低凹中,再用小流量的方式将过滤、净化后的水回流至河道中,能够避免污水对低凹中的填料和净化植物进行扰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河道自然岸坡设计生物滤池,属就地取材,利用自然岸坡接近河道的斜坡将水回流至河道中,无需输送管道和配套的动力装置,有利于建设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滤池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填料;
20、净化植物;
30、低凹;
40、防水土工膜;
50、木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生物滤池,包括过滤池、设置在过滤池中的填料10、种植在填料上的净化植物20、将河道中污水输送至过滤池中的动力系统。
所述过滤池为自然岸坡上的低凹30,低凹的底部及侧壁上设有防水土工膜40;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插设有竖直向的木桩50,木桩的顶端高于低凹的顶端面,木桩的底端低于低凹的底面,木桩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高度低于低凹的顶端面。
河道自然岸坡一侧或两侧,岸坡滨水带采用木桩50护坡,自木桩至岸坡以上0.5m-1m的宽度范围内布置所述过滤池,即低凹30。在开挖低凹前,需将岸坡平整,然后挖深至0.4m,木桩50位于低凹接近河道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8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挤出机和机头模具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贮液干燥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