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8215.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银;胡锦满;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温邻君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气 电极 焊接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底托和定位盖板,所述定位底托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隔边,两个隔边的前部伸出定位底托设置,两个隔边中间的定位底托形成矩形凹槽,每个隔边的前部设有定位凹槽,两个定位凹槽呈倒置的“L”型且对称设置,定位凹槽临近放置区域的一侧槽口与矩形凹槽区域连通,矩形凹槽的前部设置有向前伸出的底托凸起;定位盖板与矩形凹槽相配合,定位盖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凸块,每个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对应配合,且呈“L”型,定位盖板前部设有向前伸出的盖板凸起,盖板凸起的位置与底托凸起的位置相对应。利用该装置可将待焊接件快速定并压实,提高了空气电极的焊接效率及焊接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电极制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电极是金属空气电池和某些电化学反应器的关键部件,一般由多孔催化层、导电集流体和防水透气层3层结构组成,多孔催化层是氧气被还原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扩散进入的氧气、氧还原催化剂与薄层电解液交界处形成三相界面电化学活性位点;导电集流体主要起导电和机械支撑的作用;防水透气层具有疏松多孔憎水的结构,既为催化层提供反应所需的气体,又防止电解液将气体扩散通道淹没。
空气电极的形成一般是先将防水透气层、铜丝网、催化层制成催化剂层,制成的催化剂层通常为片状型材,催化剂层被制造成柔软的片状型材,催化剂层的顶部设置有柔软的铜丝网,该铜丝网是用来导电,最后需要将多片铜丝网焊接到条形的导电集流条上,将小电流汇集成大电流,最终形成空气电极。目前,催化剂层与导电集流条的焊接多是人工操作,无相对应的固定装置,在焊接过程中,无法确保铜丝网与导电集流条的稳定焊接及焊接的精度,降低了焊接的效率及精确度。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02208708 A)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锌空气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带孔的钢壳、置于钢壳内的圆筒空气电极、插入圆筒空气电极中的隔膜、锌膏、负极配件、正极配件;所述锌膏装在所述隔膜内,所述负极配件包括负极帽、集流体和密封盘,负极帽和集流体点焊接,密封盘套在空气电极底部,负极帽压入该密封盘中。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焊接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并未具体涉及催化剂层与集流体的焊接夹持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 106063025 B)公开了一种金属空气电池,具备具有催化剂层和集电体的空气电极,并在容纳有金属电极的外装体上安装有所述空气电极,所述外装体由利用热塑性树脂层压而成的纸形成,所述外装体具有被所述空气电极覆盖的开口部,通过对沿所述开口部的整周的所述外装体的热塑性树脂和所述空气电极的所述催化剂层进行热熔接,来接合所述外装体和所述空气电极,隔着所述开口部而在与所述空气电极相反的一侧,热熔接有跨过所述开口部的缘部的非透液性膜。该发明中利用外装体实现对催化剂层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的热熔接,并未具体涉及催化剂层与导电集流条的有效固定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利用定位底托和定位盖板,将导电集流条以及催化剂层进行快速定位,实现其快速焊接,提高了空气电极的焊接效率及焊接精确度。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底托和定位盖板,所述定位底托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隔边,两个隔边的前部伸出定位底托设置,两个隔边中间的定位底托形成用以放置待焊接件的矩形凹槽,每个隔边的前部设有定位凹槽,每个定位凹槽呈倒置的“L”型且两个定位凹槽对称设置,定位凹槽临近放置区域的一侧槽口与矩形凹槽区域连通,矩形凹槽的前部设置有向前伸出的底托凸起。
所述定位盖板与矩形凹槽相配合,定位盖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凸块,每个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对应配合,且呈“L”型,定位盖板前部设有向前伸出的盖板凸起,盖板凸起的位置与底托凸起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底托凸起的上表面与矩形凹槽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盖板凸起的下表面与定位盖板的下表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8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