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7861.X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1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昌金铸锰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08B5/02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3426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机台,所述模具机台顶部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下模具上部左右两侧均竖向一体化设置有冲压凸起,位于下模具正上方对齐设置有上模具,上模具底部左右两侧均竖向开设有冲压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底部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通风孔,上模具上部盖合有顶盖,顶盖左侧中部垂直固定连通有输风接管,输风接管与外部鼓风机或气泵的输气软管进行固定连通即可,通风孔出风对下模具区域进行吹除灰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无毛刺SUS补强产品一般以蚀刻方式实现,成本较高,因蚀刻药液蚀刻会导致边缘会出现锯齿,工艺要求较高。蚀刻为化学方式,使用药液,会出现较大的环境污染,同时在产品上回出现残留,难以彻底清洁,导致产品静置后生锈不良。
对于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上下模具压合过程中,无论时下模具或FPC软板上附着灰尘时,都是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机台,所述模具机台顶部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下模具上部左右两侧均竖向一体化设置有冲压凸起,位于下模具正上方对齐设置有上模具,上模具底部左右两侧均竖向开设有冲压槽;
所述上模具底部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通风孔,上模具上部盖合有顶盖,顶盖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有气缸,顶盖左侧中部垂直固定连通有输风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冲压槽与两个所述冲压凸起在竖直方向一一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盖四角处均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模具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具上部为开口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底部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通风孔,上模具上部盖合有顶盖,顶盖左侧中部垂直固定连通有输风接管,输风接管与外部鼓风机或气泵的输气软管进行固定连通即可,通风孔出风对下模具区域进行吹除灰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毛刺冲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毛刺冲压模具的通风孔在上模具底部分布位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具机台1、下模具2、冲压凸起3、通风孔4、固定螺栓5、输风接管6、气缸7、顶盖8、上模具9、冲压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毛刺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机台1,模具机台1顶部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2,下模具2上部左右两侧均竖向一体化设置有冲压凸起3,位于下模具2正上方对齐设置有上模具9,上模具9底部左右两侧均竖向开设有冲压槽10;
上模具9底部开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通风孔4,上模具9上部盖合有顶盖8,顶盖8顶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有气缸7,顶盖8左侧中部垂直固定连通有输风接管6,输风接管6与外部鼓风机或气泵的输气软管进行固定连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昌金铸锰钢有限公司,未经会昌金铸锰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草丝用冷却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气电极焊接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