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7263.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镜平;胡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开关,包括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开关电路;使用时光控电路检测光照强度并根据光照强度控制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工作;多普勒效应传感器通过天线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进入天线的检测区域,当有移动物体进入天线的检测区域则控制开关电路进行导通,反之则断开,以实现控制外部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将220V交流市电进行变压并整流成12V直流电后供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开关电路进行工作,使用变压器进行变压以及使用整流桥和三端稳压管分别进行整流和稳压;实现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适用性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普勒 效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波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道灯所使用的开关大多为红外感应开关或声控开关,使用红外感应开关时无法检测是否有非发热体经过检测区域,例如:人推着货物在黑暗的楼道中行走,在货物经过红外感应开关的检测区域时,是无法触发红外感应开关进行工作的,进而会影响运输安全;使用声控开关时则需要发出一定分贝的声响才能触发声控开关工作,会出现扰民的现象;后续出来了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的感应开关,但该种开关大多存在着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的微波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微波开关,包括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连接受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外部用电设备的电源正极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还连接有光控电路,所述光控电路用于检测光照强度并根据所述光照强度控制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工作;所述微波开关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对 220V交流市电进行变压并整流成12V直流电供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所述开关电路工作;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还连接有天线;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和整流桥以及三端稳压管;所述变压器的1引脚和2引脚均与所述220V交流市电进行连接,所述变压器的3引脚和4引脚与所述整流桥的1引脚和2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整流桥的3引脚与所述三端稳压管的VI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4引脚接地并与所述三端稳压管的GND 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管的VO端分别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和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开关,其中,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ANT1端和 ANT2端用于连接天线;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AV1端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的1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的2引脚与3引脚并联并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AV2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开关,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和三极管以及二极管;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端稳压管的VO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UO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且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开关,其中,所述光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光敏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三端稳压管的VO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且还与所述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UC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辅助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形滤镜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