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根花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7102.3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凯莱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6 |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根花盆,涉及控根花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根花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水管,所述柔性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壁开设有贯穿至柔性水管内部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导水杆。该控根花盆,通过在内壳内壁螺纹套接导水杆,多个导水杆可以分散内壳内部的土壤,降低土壤因水冲击和自身沉降造成土壤板结,提高了植物的侧根量,解决了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此外,在储水槽内部注入水,通过重力作用,水分进入柔性水管中,并从导水杆表面的出水孔渗出,增加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根花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根花盆。
背景技术
花盆作为栽种植物的器皿,为了培养植物,使植物生长健康,对植物的根系进行引导生长,使根系扩散到花盆的各部位,有助于根系吸收花盆内土壤的营养物资。
针对植物快速生根,现有一种控根花盆,现有的控根花盆多为一体式结构,且主要针对花盆内壁进行改进,在植物种植时,由于水分的冲刷以及土壤自动的沉降,容易使土壤板结,增加了土壤的硬度,妨碍植物根系的生长,不利于植物侧根系的发育,降低了植物的生长速度,此外,现有的控根花盆浇水方式主要为从花盆顶部进行浇灌,此种灌溉方法,水分不能渗透进土壤内部,水分利用率低,另外,现有的控根花盆为一体式,在长途运输时,由于撞击或者跌落容易造成花盆的损坏,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根花盆,具有防止土壤板结、灌溉效果好、不易破损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防止土壤板结、灌溉效果好、不易破损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控根花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柔性水管,所述柔性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壁开设有贯穿至柔性水管内部的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导水杆,所述导水杆的表面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外壳与柔性水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槽,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锁紧扣,所述底板的周侧固定安装有三个连接扣。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壳的侧面为斜面,且外壳与内壳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所述柔性水管均匀分布于外壳与内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储水槽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储水槽的外径与外壳顶端的外径相同,所述储水槽的内径与内壳顶端的内径相同,所述柔性水管的一端与储水槽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水杆的数量为十五个,且十五个导水杆均匀分布于内壳的内部,所述导水杆的底端高度低于顶端高度,所述出水孔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的表面开设有均布的漏水孔,三个所述连接扣均匀分布在连接扣的外部,所述连接扣的外径与外壳底端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壳、柔性水管、内壳为透气柔性材料,所述外壳与内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且外壳、内壳右侧的配合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根花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控根花盆,通过在内壳内壁螺纹套接导水杆,多个导水杆可以分散内壳内部的土壤,降低土壤因水冲击和自身沉降造成土壤板结,提高了植物的侧根量,解决了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此外,在储水槽内部注入水,通过重力作用,水分进入柔性水管中,并从导水杆表面的出水孔渗出,增加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收,解决了以往直接灌溉方式造成土壤水分吸收不完全的问题,同时,该装置供水方式为缓慢供水,降低了大水量造成植物根部带来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凯莱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凯莱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胎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废能回收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