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7049.7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容栋国;周夏南;刘喜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5/06 | 分类号: | B02C15/06;B02C15/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黄玮 |
| 地址: | 5411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辊式立磨机下壳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顶部和壳底部以及圆周均布支撑在壳顶部和壳底部之间的六个中间部,所述壳底部中央设有传动装置安装法兰,壳底部四周均布设有地脚螺栓孔,所述壳顶部上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圆周均布设置有三个径向导风口,相邻导风口之间的壳顶部位置为磨辊装置焊接安装位,导风罩顶部中央开设有主机罩筒安装法兰。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生产现场调试装配,装配精度容易保证,安装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粉机部件结构,具体为一种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
背景技术
辊式立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磨盘装置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磨辊装置上的磨辊转动,而磨辊装置上的磨辊在加力机构的液压油缸作用下紧贴磨盘装置上的衬板,物料(金属或非金属矿)在磨辊和衬板的接触面之间被磨碎。
磨辊和衬板之间的接触面配合精度直接影响磨机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效果,而磨辊和衬板之间的接触面配合精度是由传动装置和磨辊装置的装配基准及基准本身的技术精度来决定。
现有辊式立磨机的传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磨辊装置安装在机座上,底座和机座通过地脚螺栓分别安装在水泥地基平台上,这种安装方式的主要缺陷为:
1、机座和底座共有的安装基准即水泥地基平台,其本身技术精度非常低。
2、装配中间环节多,累积误差大。
3、在生产现场进行装配安装,为了达到磨辊和衬板的配合精度要求,需要现场反复装配调试和配焊,耗时耗力,安装调试效率低,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顶部和壳底部以及圆周均布支撑在壳顶部和壳底部之间的六个中间部,所述壳底部中央设有传动装置安装法兰,壳底部四周均布设有地脚螺栓孔,所述壳顶部上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圆周均布设置有三个径向导风口,相邻导风口之间的壳顶部位置为磨辊装置焊接安装位,导风罩顶部中央开设有主机罩筒安装法兰。
进一步,所述壳顶部和壳底部均设计为正六边形状。
更进一步,六个中间部分别处于壳顶部和壳底部的六角处,各导风口对位于壳顶部相隔的三条壳边处。
常规上,所述壳体采用板焊方式制造,或采用铸造方式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辊式立磨机下壳座结构中,取消了传统的底座,将传动装置和磨辊装置直接安装和焊接在下壳体上,装配基准精度高,累积装配误差小,机器可以在生产厂家整体安装调试,可充分保证磨辊和衬板之间接触面的配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安装图。
图3为图1实施方式中磨辊装置的磨辊与传动装置的衬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号标识:1、壳顶部;2、壳底部;3、中间部;4、传动装置安装法兰;5、地脚螺栓孔;6、导风罩;6-1、导风口;7、磨辊装置焊接安装位;8、主机罩筒安装法兰;9、壳体;10、主机罩筒;11、水泥地基;12、传动装置;12-1、衬板;13、磨辊装置;13-1、磨辊;14、地脚螺栓;15、加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的硅胶模具
- 下一篇:一种透气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