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回弹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7016.2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李小甫;王占林;王章龙;郝文奎;姜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2;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回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力回弹仪,包括壳体和穿设于壳体内部的弹击杆,弹击杆与壳体滑动配合,壳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固定部、用于将弹击杆对壳体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缓冲部和手持部,固定部设置在壳体上,缓冲部设置于固定部上,手持部套设于固定部上,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手持部固定连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通过缓冲装置将弹击杆向壳体内缩回对壳体撞击时,将手臂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震处理,避免长时间工作时会对使用者的手臂产生损伤,从而提高回弹仪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力回弹仪。
背景技术
回弹仪的基本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
公告号为CN2055938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砼回弹仪,包括壳体、中心导杆、弹击锤、弹击拉簧、弹击杆、击发机构、按钮结构和指针机构,工作时,将回弹仪弹击杆对准被测混凝土表面并压下,该回弹仪弹击杆不断地向仪器壳体内缩回,由于此时挂钩已经挂住弹击锤,随着弹击杆向仪器内收缩,弹击拉簧被拉伸,当达到一定拉伸长度时,挂钩顶部与调节螺栓接触,挂钩弹簧被压缩,使挂钩与弹击锤突然脱开,弹击锤沿中心导杆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而后弹击锤又被反弹回来,这时弹击锤通过指针弹簧片带动指针滑块运动,指针滑块上的指针指示出移动的距离,实现了回弹仪工作的整个过程。
该回弹仪虽然能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有效的检测,但是在测量过程中,弹击杆向壳体内缩回时,会对壳体撞击,使用者握持在壳体上,手臂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会对使用者的手臂产生损伤,使用者长时间使用后无法对回弹仪继续使用,从而会影响回弹仪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回弹仪,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通过缓冲装置将弹击杆向壳体内缩回对壳体撞击时,将手臂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震处理,避免长时间工作时会对使用者的手臂产生损伤,从而提高回弹仪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回弹仪,包括壳体和穿设于壳体内部的弹击杆,弹击杆与壳体滑动配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部、用于将弹击杆对壳体的撞击进行缓冲的缓冲部和手持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缓冲部设置于固定部上,所述手持部套设于固定部上,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手持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固定部设置在壳体上,缓冲部设置在固定部上,手持部套设于固定部上,使用回弹仪工作时,使用者对手持部进行握持,通过缓冲部将弹击杆向壳体内缩回对壳体撞击时,手臂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震处理,避免长时间工作时会对使用者的手臂产生损伤,从而提高回弹仪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部包括安装板、缓冲弹簧和支撑杆,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固定部上,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手持部套设于支撑杆上,手持部与支撑杆滑动配合,且手持部的内壁抵接于缓冲弹簧的上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固定部上,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杆上,手持部与支撑杆滑动配合,当回弹仪工作过程中产生震动时,通过缓冲弹簧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减震处理,避免长时间工作时会对使用者的手臂产生损伤,同时通过支撑杆的设置,能够避免缓冲弹簧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坏性变形,使缓冲效果变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头部,且头部的直径大于支撑杆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蓄电池回收加工处理设备
- 下一篇: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组装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