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围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5121.2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森林;王昱;林秀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围檩,该围檩中部采用工字型横截面,两端为实腹结构,实腹段内设置有吊环,通过吊筋与围护结构的主筋相连接,工字型横截面结构为水平布置,两端实腹结构处预埋钢板分别与内支撑连接,形成水平支撑体系。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围檩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弯刚度,加大内支撑间距方便基坑开挖,并可重复利用,节约三材,降低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或市政建设领域中的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围檩。
背景技术
围檩指设置在基坑挡土构件的侧面的连接内支撑杆件的钢筋混凝土梁或组合钢梁,即保证间隔布置的水平支撑力传导,有效保证支护挡土构件整体受力。在支撑体系中,由于组合钢梁围檩刚度较小,基坑较深时一般需采用刚度更大的钢筋混凝土梁围檩。目前深基坑下部支撑体系中围檩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较长的浇筑养护时间,后期基坑内结构回筑时须进行凿除处理,废弃工程量大、且施工噪音难控,扬尘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克服现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围檩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围檩,把现浇混凝土围檩改进为预制混凝土围檩,方便施工。钢筋混凝土围檩抗弯刚度较大,可提供较大支撑间距,分段布置、独立受力,便于吊装施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围檩,包括围檩主体,所述围檩主体的中间部分采用工字型横截面结构,两端为实腹结构,实腹段内置有吊环及预埋钢板,所述围檩整体长度不小于8.0m,每端实腹段的长度不小于1.2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字型横截面结构为水平布置,根据围檩受力特征,翼缘厚度不小于250m,腹板优选厚度在400-600mm之间,腹板与翼缘之间的导角角度在90°-13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侧实腹段范围内居中各设置有两个吊环,通过吊筋与围护结构的主筋相连接;两端实腹结构侧面的预埋钢板分别与内支撑连接,形成水平支撑体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预埋钢板为16mm厚,边长为800mm;预埋钢板距离两侧边缘200mm,距离上下边缘各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环采用圆钢,通过吊筋与围护结构的主筋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围檩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牛腿,用于支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部采用工字型截面,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抗弯刚度的同时,减少混凝土方量降低自重,每个独立节段重量控制在17吨以内,便于吊运施工。通过两端实腹结构与内支撑连接,每段均可保证独立受力体系,内支撑结构作用明显。预制围檩长度较常规做法增加至8m左右,加大了支撑间距,施工作业面积增大2倍。围檩可重复利用,节约三材,降低造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整体围护结构中的示意图;
图中:1、围檩主体;2、工字型横截面结构;3、实腹段;4、吊环;5、预埋钢板;6、牛腿;7、内部钢支撑,8、建筑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5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花生蛋白肉的螺杆构型及双螺杆挤压机
- 下一篇:饮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