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工艺后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4064.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石伯妹;徐玲欣;刘叶艳;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工艺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工艺后副车架,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由前横梁、左右纵臂和后横梁焊接构成;后横梁由后横梁前板、后横梁后板和后横梁加强板焊接而成;左右纵臂相互对称布置,前横梁与左纵臂搭接处下部焊接左前束前后安装支架并通过左支撑板与后横梁前板固接,前横梁与右纵臂搭接处下部焊接右前束前后安装支架并通过右支撑板与后横梁前板固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单个U型冲压件改为两个L片拼焊,避免两侧翻边回弹,导致焊接尺寸超差;取消后横梁后下控制臂安装点的调整垫片,改为直接冲压出的凸包,减少焊接工序,开设若干减重孔,降低产品重量;优化后横梁走向,中部凸起加宽,有效的提高后下控制臂安装点的静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工艺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
现有的汽车副车架后横梁采用U形钣金件,冲压成型时容易出现回弹,尺寸精度差;后横梁包含加强板及多个调整垫片,自身重量较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后横梁硬点处开口较大,截面尺寸较小,硬点刚度较差。这些缺陷亟待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善工艺后副车架,具有整体结构强度高,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产品重量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改善工艺后副车架,由前横梁、左右纵臂和后横梁焊接构成;所述前横梁和左右纵臂为等截面圆管,所述后横梁由后横梁前板、后横梁后板和后横梁加强板焊接而成;所述左右纵臂相互对称布置,在左纵臂前上部焊接左上控制臂支架,前下部焊接左稳定杆支架,在右纵臂前上部焊接右上控制臂支架,前下部焊接右稳定杆支架,前横梁与左纵臂搭接处下部焊接左前束前后安装支架并通过左支撑板与后横梁前板固接,前横梁与右纵臂搭接处下部焊接右前束前后安装支架并通过右支撑板与后横梁前板固接。
进一步讲,所述后横梁下部开口左右对称设置有后下控制臂安装点用于固定安装后下控制臂,每个后下控制臂安装点外侧冲压出凸包用于调整限位。
进一步讲,所述后横梁前板和后横梁后板呈L形,两者拼焊形成U形的后横梁。
进一步讲,所述后横梁中部向上凸起,在后横梁前后板上开有若干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创新式的改变后横梁结构形式,将单个U型冲压件改为两个L片拼焊,避免了两侧翻边回弹,导致焊接尺寸超差等问题;
2、取消了后横梁后下控制臂安装点的调整垫片,改为直接冲压出的凸包,减少了焊接工序,且开了若干减重孔,降低了产品重量;
3、优化后横梁走向,中部凸起,且加宽,有效的提高了后下控制臂安装点的静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4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格栅
- 下一篇:多连杆悬架系统的上控制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