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及自动下料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4032.6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平;叶瞒识;邱海渊;陈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达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57/03;B65G43/08;B21D45/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 地址: | 361115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械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及自动下料设备,其中一种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以及取料爪组件;取料爪组件由第二X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第二X轴驱动机构由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Z方向运动;Z轴驱动机构由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第一X轴驱动机构由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通过同时驱动第一X轴驱动机构和第二X轴驱动机构工作,利用位移的叠加,实现取料爪组件在X方向的快速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取料爪组件从压机出料端到刀片码放料盘的所需时间,提高刀片下料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及自动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硬质合金刀片在通过压机压制制备完成后,一般通过人工下料,并通过人工进行质量检测以及将合格的刀片码放到料盘。以上流程中,从取料到码放都需要人工参与,不仅任务繁重、效率低下,而且对操作工人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虽然目前也有采用在压机的输出端设置机械手的方式进行硬质合金刀片,以完成部分自动化任务。但现有的压机下料机械手依然存在取料用时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压机下料机械手取料用时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及自动下料设备,其中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以及取料爪组件;所述取料爪组件设于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二X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设于所述Z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由所述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Z方向运动;所述Z轴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由所述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设于所述Y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由所述Z轴驱动机构驱动沿X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爪组件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取料爪以及壳体;所述取料爪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共同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模组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同步带模组中的一同步轮相连接,所述取料爪与所述同步带模组中的另一同步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爪包括两个可相对活动的爪体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爪体相对运动的取料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爪组件通过快换接头与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机自动下料设备,包括下料机械手、工件清理组件、工件测量组件、工件承载盘以及机台;所述工件清理组件、工件测量组件、工件承载盘均设于所述机台的台面上;所述下料机械手通过支架设于所述机台的上方;所述下料机械手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清理组件包括毛刷和吹气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测量组件包括重量检测机构和防护罩体;所述防护罩体可开闭地设于所述重量检测机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料下料组件;所述废料下料组件包括废料输送带,所述废料输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件测量组件的侧边,所述废料输送带连接至废料容置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上还设有取料爪更换工位,所述取料爪更换工位可放置若干用于更换的取料爪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机自动下料机械手,通过同时驱动第一X轴驱动机构和第二X轴驱动机构工作,利用位移的叠加,实现取料爪组件在X方向的快速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取料爪组件从压机出料端到刀片码放料盘的所需时间,提高刀片下料的效率;同时通过两个X轴驱动机构的设计,无需设置很长的X方向轨道即可获得较大的位移行程范围,从而有效减小自动下料机械手所要占用的体积,且第二X轴驱动机构延展了取料爪组件的活动范围,使取料爪组件能够更方便地伸入压机出料端进行刀片的抓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达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达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孔径橡胶保温管
- 下一篇:一种倒车信号自动检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