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3143.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思远;翟后欢;张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2;B01D53/48;B01D53/5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氧化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属于废气除臭的技术领域。包括:集气箱,一端与所述集气箱连接的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的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的发生器,以及与所述发生器相连接的喷淋塔;所述发生器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反应釜,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外壁处的计量泵,以及位于所述计量泵下方的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所述计量泵的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试剂A和催化剂B在反应釜内发生反应生成强氧化剂气体和恶臭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再经过喷淋塔的填料层挂膜吸附达到二次净化处理效果,从而实现除臭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除臭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恶臭气体定义: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恶臭成分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呼吸,发酵过程的产物和不完全产物。一般分为三类: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甲硫醇、甲基硫醚等;含氮化合物--氨三甲胺;碳、氧或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低级醇、醛、脂肪酸等。
近年来,恶臭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已成为目前恶臭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开发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但是较为常用的有生物法、吸附法、光分解氧化法等。
生物法除臭原理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把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降解转化为无臭或者底臭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生物法从成本角度考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该工艺占地面积比较大,处理效率不高,微生物耐冲击性较差。
吸附法除臭原理是利用较大的比表面积的吸收剂来吸收不凝气中的臭气物质。吸附法可分为物理吸附法和浸渍吸附剂吸附法。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颗粒活性炭、沸石、活性纤维、硅胶、活性白云土等。活性炭吸附塔方法结构简单,可同时吸附多种恶臭物质,缺点是仅适合低浓度臭气,且需更换活性炭,处理成本大,不能对恶臭物质进行彻底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的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避免废气污染环境的废气除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包括:
集气箱,一端与所述集气箱连接的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的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的发生器,以及与所述发生器相连接的喷淋塔;
所述发生器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反应釜,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外壁处的计量泵,以及位于所述计量泵下方的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所述计量泵的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连接,所述计量泵的出口与所述罐体相通,所述第一加药桶用于贮存氧化剂,所述第二加药桶用于贮存催化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与所述发生器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水层、多孔浮球填料层、多孔陶瓷填料层和多孔沸石填料层,所述喷淋塔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气体的二次处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的底层中的水层与管路的首端相通,所述管路的末端与所述喷淋塔的顶层相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回流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水分的多次处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沸石填料层的上表面开有倒三角形凹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水分降落的速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的底层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放空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3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爬楼运输机器人用升降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自动换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