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1865.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平;赵斌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康材料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55 | 分类号: | B29C48/355;B29C48/88;B29C48/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塑料 挤出 成型 冷却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机、罩壳、冷水供应装置以及抽气装置。其中,输送机包括机架以及托辊。托辊用于托顶拉条,且其数量设置为多个,线性排列地固定于机架上,可绕其中心轴线进行自由旋转运动。罩壳可拆地地固定于机架上,且托辊内置于其内腔。冷水供应装置包括水泵和雾化喷水头。雾化喷水头由水泵供应冷却水,其数量设置为多个,布置于罩壳的内腔,且均布于托辊的正上方。抽气装置与罩壳的内腔相沟通。这样一来,从而便于及时地抽取拉条在冷却过程罩壳内腔中所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硫化气体,进而避免其散发至车间内部而影响工作环境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造粒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进行配混料(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高搅);2)计量加料;3)进入挤出机(固体输送-熔融塑化-熔体输送-计量挤出);4)进入机头,通过口模挤出拉条;5)冷却、固化;6)进入切粒机进行造粒。在上述步骤5中需要借助于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输送带对成型拉条进行支撑、输送,且在该过程中利用雾化冷却水进行持续冷却,取得较好的冷却效果,然而,在冷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以及具有污染性的硫化气体(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硫),且四处飘散,从而对车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损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有效防止处理过程中水蒸气或硫化气体外溢,确保车间内空气质量优良的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机、罩壳、冷水供应装置以及抽气装置。其中,输送机包括机架以及托辊。托辊用于托顶拉条,且其数量设置为多个,线性排列地固定于机架上,可绕其中心轴线进行自由旋转运动。罩壳可拆地地固定于机架上,且托辊内置于其内腔。冷水供应装置包括水泵和雾化喷水头。雾化喷水头由水泵供应冷却水,其数量设置为多个,布置于罩壳的内腔,且均布于托辊的正上方。抽气装置与罩壳的内腔相沟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还包括净化装置,其布置于抽气装置的下游。净化装置包括腔室以及净化组件。净化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固定于腔室内,且沿着气体流动的方向依序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本体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可拆卸地固定于腔室内。净化本体由固定支架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净化本体至少包括一层由干燥剂制成的水分过滤板以及一层由石墨制成的硫化气体过滤板。水分过滤板正对应于腔室的进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抽气装置由变频电机进行驱动。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检测装置布置于腔室的出气口位置,用来实时检测混合气体中硫化物的含量,并将检测数据及时反馈至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且与控制器的预设标准值进行比较,发生相应控制限号至变频电机,以调节腔室内气体的流动速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还包括冷气装置,其包括风机组件和布气盘。布气盘与风机组件相连通,其布置于托辊的正上方。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拉条冷却输送装置,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额外增设了抽气装置,以便于及时地抽取拉条在冷却过程罩壳内腔中所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硫化气体,从而避免其散发至车间内部而影响工作环境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康材料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未经茂康材料科技(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1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