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9520.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奋飞;徐燃;杨佳;范荣鑫;王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接触 网槽道 安装 调整 底座 | ||
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可调整两根槽道之间间距无法安装吊柱的情况,大幅缩短施工工期、难度及工程造价,且不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任何破坏。包括竖向间隔且板面相平行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下底板通过位于其内板面之间的钢质构件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上底板的四个角部设置长圆状锚栓孔,各长圆状锚栓孔沿横向延伸,T头螺栓的杆部穿过长圆状锚栓孔与隧道内预埋槽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底板的四个角部设置锚栓孔,过螺栓与接触网吊柱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特别是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
背景技术
隧道内接触网的安装悬挂基本上采用预埋槽道的方式固定,该方式是将接触网的专用槽道预埋于隧道衬砌内部,并要求与隧道衬砌同步施工。
目前,隧道内接触网的预埋槽道通常是采用两根槽道,并在两根槽道底部通过焊接钢板以固定两根槽道的相对位置,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常造成预埋在隧道衬砌内部的槽道之间的间距出现偏差(偏大或偏小),无法安装接触网吊柱,若采用重新预埋槽道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施工难度大,施工费用高而且还会对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损失将是巨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可调整两根槽道之间间距无法安装吊柱的情况,大幅缩短施工工期、难度及工程造价,且不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任何破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其特征是:包括竖向间隔且板面相平行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下底板通过位于其内板面之间的钢质构件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上底板的四个角部设置长圆状锚栓孔,各长圆状锚栓孔沿横向延伸,T头螺栓的杆部穿过长圆状锚栓孔与隧道内预埋槽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底板的四个角部设置锚栓孔,过螺栓与接触网吊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施工简便,可调整两根槽道之间间距不满足要求的情况;相对于重新预埋槽道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难度及工程造价,且不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任何破坏,确保日后铁路工程的安全运行,可广泛用于各种电气化铁路建设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的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的平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上底板1,长圆状锚栓孔1a、下底板2,工字钢构件3,角钢构件4,竖向加劲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安装的调整型底座,包括竖向间隔且板面相平行的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底板1、下底板2通过位于其内板面之间的钢质构件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上底板1的四个角部设置长圆状锚栓孔1a,各长圆状锚栓孔1a沿横向延伸,T头螺栓的杆部穿过长圆状锚栓孔1a与隧道内预埋槽道可拆卸连接,通过调整上底板1长圆状锚栓孔1a之间的距离以满足施工现场隧道内既有预埋槽道之间的距离。所述下底板2的四个角部设置锚栓孔2a,通过螺栓与接触网吊柱连接,即下底板2之间锚栓孔2a与隧道内接触网吊柱的锚栓孔相同,保证了隧道内接触网吊柱采用统一形式,提高了后期的维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9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换网器
- 下一篇:一种定位冲片烫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