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26879.X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4;B21D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折弯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属于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上模仁,上模仁底部为成型表面;下模具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模仁和第二连接件,下模仁朝向上模仁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插入的成型凹槽,成型凹槽槽底面为成型表面;设上模仁伸入成型凹槽内时,上模仁的成型表面距离下模仁的成型表面一个V形折弯件壁厚的距离,第三平面位于上模仁侧壁与成型凹槽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次连续成型的V形折弯件,具有通过同一副模具进行一次定位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且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紧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紧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紧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紧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折弯机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目前在加工具有多个折弯角的板材,均采用依次折弯各个角的方式完成加工,通过液压折弯机的后挡料传动机构定位折弯板材。
现有的折弯机模具是折弯机用来加工成型板料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构成的零件不同。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折弯机上模和下模的互为导向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根据成型工件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配置不同凹槽角度的下模。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要折弯的工件的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不同的工件就需要不同的模具来处理。例如在自动电梯的铝板配件的加工中,需要将一种工字形板材进行的折弯成型,形成V形折弯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工字形板材,图2为V形折弯件,向工字形板材1中部压出圆弧,折成后的形状为中部是一个半圆形的第一圆弧面12,第一圆弧面12连接的两侧平面设为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之间的夹角为110°,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伸出第一圆弧面12轴向宽度的两侧均朝向第一圆弧面12弯曲的一侧折弯,折弯的面设为第三平面15,第三平面15与第一平面13或第二平面14的折弯角为90°,形成V形折弯件11。
对于上述陈述的工字形板材进行的折弯成型,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先通过第一道模具折弯第一圆弧面后,在通过第二个模具依次折弯出四个第三平面,加工工序较多;而且采用两套模具依次加工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平面的方式,难以在第二套模具上再次定位加工第三平面,并且先后加工同侧的两个第三平面,难以保持同侧前后加工两个第三平面的一平行度,加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具有通过同一副模具进行一次定位折弯成型,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上模仁,所述上模仁底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斜面、第一成型圆弧面和第二成型斜面;所述第一成型斜面成型尺寸与第一平面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圆弧面成型尺寸与第一圆弧面相等,所述第二成型斜面成型尺寸与第二平面相等;
所述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模仁和第二连接件,所述下模仁朝向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插入的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槽底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成型斜面、第二成型圆弧面和第四成型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塘全封闭防鸟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裂解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