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6827.2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龙;陈万忠;赵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3/04 | 分类号: | B66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钢 作业 吊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所述抓瓣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加厚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远离第一加厚板的一例焊接有第二加厚板,所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一侧分别焊接于抓瓣的内壁两侧;通过将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焊接到抓瓣的内壁两侧,将第一销轴插入到第一通孔内,对抓瓣进行固定,底板焊接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底部,将第三固定板焊接和底板焊接,通过固定柱加强固定块、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第二销轴采用螺母固定,在作业时方便进行拆卸,该吊索具达到了对废钢接卸量大幅提升,减少浪费,提高废钢接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索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
背景技术
吊机或吊物主体与被吊物体之间的连接件也是涵盖吊索和吊具的统称,吊索具主要有金属吊索具和合成纤维吊索具两大类,当选择吊索具规格时,必须把被起吊的负载的尺寸、重量、外形,以及准备采用的吊装方法等共同影响的使用方式系数列入计算考虑,给出的极限工作力的要求,同时工作环境、负载的种类必须加以考虑;必须选择既有足够能力,又能满足使用方式的恰当长度的吊索具,假如多个吊索具被同时使用起吊负载,必须选用同样类型吊索具;码头作为京唐公司的亮点工程,在散货卸船作业效率提升和“减员增效”的大环境下,港口人立足当下,不断优化工艺,现有废钢接卸量使用的吊索具,无法实现铲车吊装作业,需要其它带有两瓣抓的设备吊装,不仅耗费的人力多,从而降低废钢接卸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包括抓瓣和第二销轴,所述抓瓣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一加厚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远离第一加厚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加厚板,所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一侧分别焊接于抓瓣的内壁两侧,所述抓瓣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贯穿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位于抓瓣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连接处套接有垫片,所述第一加厚板和第二加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个第三通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为相互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底部的形状为弯曲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顶部一侧的形状为圆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之间焊接有两个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插入于凹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贯穿于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钢船作业吊索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焊接到抓瓣的内壁两侧,将第一销轴插入到第一通孔内,对抓瓣进行固定,底板焊接到第一加厚板与第二加厚板的底部,将第三固定板焊接和底板焊接,通过固定柱加强固定块、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第二销轴采用螺母固定,在作业时方便进行拆卸,该吊索具达到了对废钢接卸量大幅提升,减少浪费,提高废钢接卸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