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水体自清洁水产养殖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26734.X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兹;周志华;俞丽燕;吴钦缘;陈必链;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陈文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固定 微生物 水体 清洁 水产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水体自清洁水产养殖箱。所述水体自清洁水产养殖箱,包括养殖箱箱体、自清洁系统、充氧系统和营养液添加系统构成。自清洁系统位于箱体的底部,充氧系统固定于箱体的一侧面,自清洁系统水质监测传感系统固定于箱体的另一侧面;营养液添加系统位于箱体的的底部,通过营养源输送管注入箱体的水体内。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养殖区中装配的氨氮及亚硝酸盐氮传感器,实时有效监控养殖水体中的水质状况。另外,固定化填料的材质本身具有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的能力,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水体自清洁水产养殖箱。
背景技术
当前养殖污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换水、过滤或是培养净水微生物来实现的。换水对水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排放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不利于当前的时代政策。过滤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将固体污染物去除,而要过滤掉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则需要更加细致的滤膜和能耗,成本过高。微生物净化技术对养殖污水处理较适合,但微生物生长繁殖后悬浮于水体中,对水体色泽或澄清度影响极大,通过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通过固定化填料将悬浮的微生物富集于填料的表面上,既能发挥微生物的群体优势净化水质,又能保留一定数量微生物浓度,相比悬浮于水中的微生物絮团,可以优化水质净化效果,并且固定化的微生物填料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细胞,使水质更加清澈,观赏性更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资源,运行稳定,有效发挥自清洁作用的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自清洁水产养殖箱。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固定化净水微生物水体自清洁水产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养殖箱箱体、自清洁系统、充氧系统和营养液添加系统构成。养殖箱为带有上盖的箱式结构,自清洁系统位于箱体的底部,充氧系统固定于箱体的一侧面,自清洁系统水质监测传感系统固定于箱体的另一侧面;营养液添加系统位于箱体的的底部,通过营养源输送管注入箱体的水体内。
所述的养殖箱箱体,设置有上盖,内底设置有圆形孔。
所述的自清洁系统,由固定化填料多孔载体、排污管、排污水泵、氨氮浓度传感器、亚硝酸盐氮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构成;控制器与氨氮浓度传感器、亚硝酸盐氮浓度传感器、营养源输入泵相连,接收氨氮浓度传感器、传感器实时检测到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氮浓度数据,同时控制器根据获得的数据决定是否启动营养源输入泵。
自清洁系统,固定化填料多孔载体位于养殖箱内底面中部,由火山石或是沸石材料制作而成,可以根据造型需要或美观角度压模成型。在固定化填料多孔载体的表面和微孔隙内吸附固定相应的净水活性微生物。
所述的净水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光合菌、小球藻、栅藻以及螺旋藻。固定化填料通过生物体与载体间的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及离子键,使微生物吸附于填料内部,并以缓释方式发挥作用。
排污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接口分别与排污管相连;排污水泵的进水端相连的排污管另一端头穿过的养殖箱底面中心的圆形孔,与固定化填料多孔载体底部空间相连;
所述的氨氮浓度传感器、亚硝酸盐氮浓度传感器位于养殖箱的内侧壁的水体中,通过信号传输导线和控制器相连,实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的充氧系统,由空气泵,输气管和放气管依次相连,空气泵的空气,通过输气管和放气管向养殖箱内的水体供氧。
所述的营养液添加系统,由营养液储存盒、营养液输入泵和营养液输入管构成,营养液储存盒和营养液输入泵设置在养殖箱箱体的底部,营养液输入管的一端与营养液输入泵相连,另一端穿过养殖箱箱体的底部的中心圆孔和固定化填料多孔载体,开口于水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河堤淤泥清理装置
- 下一篇:转轴衬套及踏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