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6688.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如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用双辊式绞纱抖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器架,所述机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安装块,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插接有上辊,所述上辊远离辊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上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共振板,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辊、共振板、活塞头、下辊套环和下辊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纱线的抖松效果更全面,解决了现有的点式撞击抖松效果不好的情况;通过机器架、机箱、气缸筒、气缸头、活塞头和下辊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纱线的抖松实现自动化,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抖松速度慢效率低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纺织用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目前,绞纱是纺纱工艺过程中络筒工序的前道产品,绞纱也称框纱,一般使用六角形的绞纱架来完成络筒工序,制成筒纱,称为络筒。绞纱一般要经过上浆和染色等处理,所以处理后的绞纱,其纱线之间会产生缠绕或打结,使得纱线不能顺畅地被络筒机构牵引出来,经常会造成断线,严重影响了络筒效率以及筒纱质量,因此绞纱在络筒之前都要进行梳理,把弯曲的纱线、相互缠绕的纱线梳理直、梳理开,这个过程焦作绞纱抖松。
现有的纺织用绞纱抖松装置的缺点是:
1、采用点式撞击抖松,抖松效果不够全面,仍有部分纱线缠绕打结;
2、采用半自动或者人工手动的方式,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抖松速度较慢,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纺织用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用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器架,所述机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安装块,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插接有上辊,所述上辊远离辊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上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共振板,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筒,所述气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头,所述气缸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辊套环,所述辊安装块的一侧插接有下辊。
可选的,所述基座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基座的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机器架的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机器架的内部设置有线路通道,所述机器架固定连接在基座顶部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重块,所述机箱与气缸座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上辊的直径,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圆角,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共振板的底部环直径小于共振板的顶部环直径,所述共振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共振板与下辊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缸座的内部开设有气道,所述气缸筒固定连接在气缸座底部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活塞头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塞头底部的凹槽与下辊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下辊套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下辊套环焊接在辊安装块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下辊的直径小于上辊的直径,所述下辊的长度大于上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如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如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纵移传送带组件的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用限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