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897.6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士杰;丁国利;白刚;姚锐;石超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蔡阳林 |
地址: | 017205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煤矿 钻屑法用煤粉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包括由上至下的弯管、漏料管和装料袋,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漏料管的一端焊接,所述装料袋可拆卸地挂靠于所述漏料管的另一端,所述弯管的顶部沿弯管的弧度开设有开口,使所述弯管形成顶部开口的半槽型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新型提供的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从取粉源头上减少煤粉不必要的丢失,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地下开采预测冲击地压的煤粉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钻屑法(又称煤粉钻孔法)是指通过在煤层中打出小直径(Φ42~50mm)钻孔,根据钻孔在不同深度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有关动力现象判断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都将钻屑法作为确定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检验方法,在我国冲击地压矿井中被广泛应用。从目前我国煤矿钻屑法取粉情况来看,基本都是直接用编织袋在钻屑孔口接煤粉,导致部分煤粉洒落较多,未能全部装入;尤其在一些片帮严重,巷帮成型差的矿井,钻屑煤粉量洒落更多。上述这些洒落丢失的煤粉将会影响钻屑量计算的准确性。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冲击地压矿井的重视提高,冲击危险性检测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钻屑法取得的煤粉量准确采集,以进一步降低钻屑法检测的误差,为矿井的采掘等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包括由上至下的弯管、漏料管和装料袋,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漏料管的一端焊接,所述装料袋可拆卸地挂靠于所述漏料管的另一端,所述弯管的顶部沿弯管的弧度开设有开口,使所述弯管形成顶部开口的半槽型弯管。
优选的,所述开口在弯管远离所述漏料管的一端贯穿弯管的端部,所述开口在弯管靠近所述漏料管的一端为水平面,该水平面不超过所述弯管远离漏料管一端的底部形成的面。
优选的,所述弯管远离所述漏料管的一端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宽体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漏料管的底部外壁设有至少两个挂钩,所述装料袋通过所述挂钩挂靠于所述漏料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装料袋通过多个子母扣扣于所述漏料管的底部外壁,所述子母扣的公扣/母扣固定设于所述漏料管,所述子母扣的母扣/公扣设于所述装料袋。
优选的,所述漏料管的外壁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
优选的,所述弯管和漏料管均采用等径管,且所述弯管与漏料管的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新型提供的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从取粉源头上减少煤粉不必要的丢失,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的半槽型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煤矿钻屑法用煤粉收集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说明:1-弯管,2-漏料管,3-装料袋,4-挂钩,5-把手,6-宽体橡胶垫,7-钻杆,8-煤壁,9-子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端带榫槽结构的户外竹地板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