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辊刮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546.5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来;朱绍清;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丽彩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5/02 | 分类号: | B41F35/02;B4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辊刮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印刷辊,印刷辊在工作平台上绕印刷辊的转轴转动,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朝向印刷辊的喷头,工作平台上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转动连接有弧杆,弧杆与滑条之间设置有限制弧杆转动的限位件,弧杆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刷毛,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印刷辊外周面抵接的刮板,印刷辊的转轴设置有提拉印刷辊的提拉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便于清洗印刷辊沟槽内的油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辊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辊刮墨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印刷设备中,大部分都采用在印刷辊的表面附着油墨,从而进行印刷。当印刷完毕时,印刷辊上仍然残留有油墨,若没有将残留的油墨清洗掉时,油墨干透后会粘结在印刷辊的表面,从而影响影响印刷辊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操作,进而降低印刷质量。因此,需要对印刷完毕后的印刷辊进行清洗,以清除掉印刷辊表面的油墨。
由于印刷辊的外周面雕刻有各种图画和沟槽,以便于印刷处各种花纹和图案,由于油墨会嵌入印刷辊外周面的图画和沟槽内,从而使得沟槽内的油墨难以清理,从而延长了清洗时间,并且降低清洗效率。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具有便于清洗印刷辊沟槽内的油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印刷辊,所述印刷辊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绕所述印刷辊的转轴转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印刷辊的喷头,所述工作平台上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转动连接有弧杆,所述弧杆与所述滑条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弧杆转动的限位件,所述弧杆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刷毛,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印刷辊外周面抵接的刮板,所述印刷辊的转轴设置有提拉所述印刷辊的提拉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辊安装在工作平台上,通过喷头向印刷辊的表面喷水,以便于湿润印刷辊表面,同时利用刮板与印刷辊的外周面抵接,以便于刮出油墨和水,使得大部分油墨和水与印刷辊表面分离。由于印刷辊的沟槽内残留有油墨,通过转动弧杆使得刷毛刷洗印刷辊的表面。由于印刷辊的沟槽位置不定,通过滑动滑条和弧杆,以便于增大刷毛的刷洗位置及面积,使得刷毛刷洗沟槽内的油墨的操作简便。由于印刷辊与工作平台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印刷辊的转轴设置提拉印刷辊的提拉件,从而使得提拉印刷辊的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基座和右基座,所述印刷辊位于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位之间的位置,所述右基座的上端面开有圆弧槽,所述印刷辊的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圆弧槽内,所述印刷辊的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基座朝向所述右基座的侧面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印刷辊的转轴的一端放置在圆弧槽内,同时将印刷辊的另一端与右基座插接,以便于支撑印刷辊,同时使得转动印刷辊的操作简便,便于清刷印刷辊的外表四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拉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印刷辊的两端插接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印刷辊的一端均插接有同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呈类“凹”型设置,所述提拉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限制所述提拉杆活动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固定杆分别与印刷辊的转轴的两端插接,同时在两个固定杆之间设置提拉杆,以便于搬运和提拉印刷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包括主插销,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贯通有若干主孔,所述提拉杆的两端的外周面贯通有若干副孔,当滑动所述提拉杆至所述副孔与所述主孔正对时,所述主插销与所述主孔和副孔插接,以限制所述提拉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主孔和副孔,利用主插销同时与主孔和副孔插接,以便于固定提拉杆,同时便于调节固定杆和提拉杆之间的伸缩长度,以适用于不同外径的印刷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丽彩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丽彩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转子箱体及流体泵
- 下一篇:一种新型倍速链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