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154.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云霞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3/08;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械式 感应 控制 结构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包括灶体、微型耐高温称重器、控制面板、伺服微型电机和控制盘,所述灶体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微型耐高温称重器镶嵌安装在支架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灶体的外端,所述伺服微型电机位于承接槽的内侧,所述伺服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控制盘位于齿盘的外侧,且控制盘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架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耐高温板。该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利用耐高温板遮挡承接槽和承接环构成的缝隙,避免杂质进入,便于后期清洗灶体,便于控制燃烧器,节约资源,避免食物被烧干,方便手动转动控制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
背景技术
烧煮食物时,使用者不能够在灶具前一直盯着锅,从而现有市场提出带有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使得厨房烧煮进入智能化,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丰富生活。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1013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实现了完全采用机械式的智能控制方式,通用型广,制造成本低,并防止被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但食物的杂质易进入灶具缝隙内,不便于后期清洗灶体,不便于自动控制燃烧器,食物易被烧干,通过智能控制之后,不便于手动转动控制盘,使用不灵活,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食物的杂质易进入灶具缝隙内,不便于后期清洗灶体,不便于自动控制燃烧器,通过智能控制之后,不便于手动转动控制盘,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包括灶体、微型耐高温称重器、控制面板、伺服微型电机和控制盘,所述灶体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且灶体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架,并且支架的下表面焊接有承接环,所述微型耐高温称重器镶嵌安装在支架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灶体的外端,且灶体的内侧安装有燃烧器,所述伺服微型电机位于承接槽的内侧,且伺服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灶体的内部,所述伺服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上表面安装有齿盘,所述控制盘位于齿盘的外侧,且控制盘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杆,并且螺杆的外侧面焊接有挡板,所述支架的外侧面粘贴连接有耐高温板。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且支架的顶端呈锯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下表面高度高于燃烧器的上表面高度,且支架通过承接环与灶体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横向中心线与灶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板的高度小于,且挡板的横向中心线与螺杆的横向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控制盘构成伸缩结构,且挡板与螺杆组合呈“T”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板的下表面与灶体的上表面相贴合,且耐高温板的外侧面与灶体的外侧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承接环的外侧面与灶体的外侧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机械式锅具感应控制结构的灶具,利用耐高温板遮挡承接槽和承接环构成的缝隙,避免杂质进入,便于后期清洗灶体,便于控制燃烧器,节约资源,避免食物被烧干,方便手动转动控制盘;
1.设置有灶体、承接槽、承接环和耐高温板,耐高温板位于承接槽和承接环之间构成的缝隙的上方,利用耐高温板遮挡承接槽和承接环构成的缝隙,避免杂质进入,便于后期清洗灶体;
2.设置有齿盘、控制盘和挡板,当锅内部的水烧干之后,微型耐高温称重器将锅的重量信号传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伺服微型电机转动,从而伺服微型电机控制齿盘转动,使得控制盘旋转,将燃烧器关闭,节约资源,能够在锅内的食物被烧干之前关闭燃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云霞,未经肖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带热浸镀锡用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前车架及仪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