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4714.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跃;张铭;周明杰;孙猛猛;张晓迪;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王天骐;宋宝库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存在的气液分离器内积聚液态冷媒过多而失效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和出气管,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部分缠绕于外壳上。通过在气液分离器的外壳上缠绕电加热装置,使得气液分离器在应用于空调系统中时,气液分离器能够被电加热装置迅速加热,其内部的冷媒受热气化,从而避免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气液分离器内有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空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除家用空调外,近年来在商业领域应用的商用空调器也越来越多。例如,在数据中心应用的空调器需要保证数据中心内的设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在固定的温度范围,再加上数据中心的设备发热量大,因此空调在寒冷的冬季也可能进行制冷运行。
为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而导致压缩机故障,先用空调系统一般都在压缩机的吸气口配置有气液分离器,但是当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制冷或制热时,由于此时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冷媒温度较低而容易液化为液态冷媒,当液态冷媒在气液分离器内聚集较多时,气液分离器基本上起不到气液分离的作用,导致液态冷媒容易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而言有液击的风险。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存在的气液分离器内积聚液态冷媒过多而失效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部分缠绕于所述外壳上。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加热器包括彼此连接的加热线圈和控制板,所述加热线圈缠绕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板与电源连接。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板能够与空调系统的控制器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上还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器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以控制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裹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加热线圈缠绕于所述保温层上。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能够与空调系统的控制器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加热带的通断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和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缩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和出气管,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部分缠绕于外壳上。
通过在气液分离器的外壳上缠绕电加热装置,使得气液分离器在应用于空调系统中时,气液分离器能够被电加热装置迅速加热,其内部的冷媒受热气化,从而避免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气液分离器内有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4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