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4063.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8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胜农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种植 用手 持打坑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包括手持打坑机本体,所述手持打坑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打坑机本体、连接杆、连接滑块、限位柱、传动箱、马达、转盘、转销、活动框、限位块、传动柱和移动轮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柱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使移动轮延伸至传动箱的底部,达到可以便于移动打坑机的效果,该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解决了现有的手持打坑机体形较大,在打完一个坑后移动到另一个打坑点时很不方便,只能拖拽过去,导致打坑的螺旋片会受到一定的磨损,使打出的坑不平整的问题,增强了打坑机的实用性,增强了打坑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杨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
背景技术
杨梅:属于木兰纲、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在种植杨梅时需要用到手持打坑机,但现有的手持打坑机体形较大,在打完一个坑后移动到另一个打坑点时很不方便,只能拖拽过去,导致打坑的螺旋片会受到一定的磨损,使打出的坑不平整,降低了打坑机的实用性,降低了打坑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具备可以便于移动打坑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手持打坑机体形较大,在打完一个坑后移动到另一个打坑点时很不方便,只能拖拽过去,导致打坑的螺旋片会受到一定的磨损,使打出的坑不平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包括手持打坑机本体,所述手持打坑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柱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销,所述转销的表面套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传动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底部贯穿至传动箱的底部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型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传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传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打坑机本体、连接杆、连接滑块、限位柱、传动箱、马达、转盘、转销、活动框、限位块、传动柱和移动轮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柱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使移动轮延伸至传动箱的底部,达到可以便于移动打坑机的效果,该杨梅种植用手持打坑机,解决了现有的手持打坑机体形较大,在打完一个坑后移动到另一个打坑点时很不方便,只能拖拽过去,导致打坑的螺旋片会受到一定的磨损,使打出的坑不平整的问题,增强了打坑机的实用性,增强了打坑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胜农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永胜农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4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