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3220.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俐彤;安迎迎;孙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B62D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包括转向管柱、管柱支架、调节手柄、第一溃缩块、第二溃缩块、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管柱支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调节手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在所述转向管柱上相对地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溃缩块装配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溃缩块装配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本申请公开的转向管柱装置,在发生碰撞时,第一溃缩块可以在第一卡槽内滑动,第二溃缩块可以在第二卡槽内滑动溃缩,从而使得转向管柱实现溃缩功能,方便溃缩的控制,以保护驾驶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转向管柱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为了满足不同身高和驾驶习惯的人员的使用需求,可以实现方向盘前后上下四向调节的转向管柱越来越成为时下汽车的标准配置。
转向管柱由管柱支架支撑,既要实现将转向管柱锁紧在管柱支架上,又要实现在碰撞时,转向管柱可以实现溃缩,保护驾驶员。
目前,大多转向管柱通过管柱零部件间的变形、断裂实现溃缩。现有结构加工较为复杂,且集成度差,对工艺要求较为严格,同时一旦发生碰撞,溃缩力难以控制,波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方便控制溃缩的转向管柱装置。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包括转向管柱、管柱支架、调节手柄、第一溃缩块、第二溃缩块、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
所述管柱支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侧板调节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侧板调节通孔;
所述调节手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摇臂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
所述转向管柱配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装配在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装配在所述第二摇臂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所述转向管柱上相对地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沿着所述转向管柱的轴线延伸;
所述第一溃缩块装配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溃缩块装配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第一摇臂、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和所述第一溃缩块通过穿过所述第一侧板调节通孔的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摇臂、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和所述第二溃缩块通过穿过所述第二侧板调节通孔的第二螺栓连接。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溃缩块上设置第一溃缩块调节通孔,在所述第二溃缩块上设置有第二溃缩块调节通孔;
所述第一溃缩块调节通孔和所述第二溃缩块调节通孔分别沿着所述转向管柱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溃缩块调节通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溃缩块调节通孔。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溃缩块上设置有第一溃缩吸能件;
所述第一溃缩吸能件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溃缩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之间;
在所述第二溃缩块上设置有第二溃缩吸能件;
所述第二溃缩吸能件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二溃缩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之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上朝向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有两块第一延伸板;
两块所述第一延伸板上下布置,所述第一卡槽形成在两块所述第一延伸板之间;
在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配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3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药学实验用的溶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