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3040.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富;周德超;陈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吕晨熠 |
地址: | 3501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加固 结构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桩尖、桩杆、锚爪、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位凸台、第一通孔、锚针、挡片、弹簧、滑球、滑槽、限位杆、限位环、锚刃、套环、榫头、卯眼、铆钉、紧固螺钉、第三连杆、第二通孔和连接杆,所述桩体内侧通过螺栓与限位杆连接,且限位杆一端通过焊接与限位环连接,所述限位环内侧设置有桩杆,且桩杆底部通过螺栓与桩尖连接,所述桩尖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且限位凸台顶部设置有锚爪,所述锚爪一侧设置有锚刃,且锚爪另一侧通过焊接与第一连杆连接,该管桩,设置有锚爪和锚钉,在松软土层,不易下陷,且打桩过程中,桩体不易发生倾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当遇到松软的土地时,地基的承载力小,容易导致建筑物下陷,此时就得采用管桩,将一根一根的管桩打入地下,将上面建筑物的重量通过桩基传导至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上,现有技术中的管桩,桩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当遇到流质土层时,管桩容易下陷,而且相邻的管桩之间没有固定,打桩时容易导致管桩倾斜,因此,设计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桩尖、桩杆、锚爪、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位凸台、第一通孔、锚针、挡片、弹簧、滑球、滑槽、限位杆、限位环、锚刃、套环、榫头、卯眼、铆钉、紧固螺钉、第三连杆、第二通孔和连接杆,所述桩体内侧通过螺栓与限位杆连接,且限位杆一端通过焊接与限位环连接,所述限位环内侧设置有桩杆,且桩杆底部通过螺栓与桩尖连接,所述桩尖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且限位凸台顶部设置有锚爪,所述锚爪一侧设置有锚刃,且锚爪另一侧通过焊接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铰链与第三连杆连接,且第三连杆通过第三铰链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桩体外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锚针,所述锚针外侧通过焊接与挡片连接,且挡片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锚针一端通过焊接与滑球连接, 所述桩体外侧设置有套环,且套环通过铆钉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有榫头,且榫头一侧开设有卯眼。
进一步的,所述锚爪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桩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焊接与桩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桩杆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球通过配合与滑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紧固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桩体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在将桩体送入指定深度后,通过锤击桩杆使锚爪与锚针伸展入土层,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增大桩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桩体下陷;
2.桩体固定后将两个套环反方向安置,其中一个套环牢牢套接在桩体外侧,套环与套环之间通过榫头和卯眼相互配合焊接后,再将另一个桩体穿过中空的套环送入土层,有效防止送桩过程中桩体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3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