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2981.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艳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洗 饮水 茶杯 | ||
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包括茶杯主体、转杆、固定块,转杆活动设置于茶杯主体内部,固定块配套设置于转杆的底部端面处,当需要对茶杯进行清洁处理时,将转杆和套管插入至茶杯主体内部,当转杆和支撑杆进入至茶杯主体内部后,其伸缩弹簧会因为其回弹性,可以使支撑杆带动抵块和钢丝球层向茶杯主体的内壁端面进行靠拢并接触,当抵块和钢丝球层与内壁贴合完毕后,即可通过转盘旋转转杆,这样可以带动其抵块和钢丝球层在茶杯的内壁端面处进行运动,这样就完成了对茶杯内壁端面处的清洁处理,避免了出现清洁死角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清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
背景技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壁端面处会产生茶垢,现有的茶杯清洗方式大多都是采用人工手动等方式,此方法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出现清洗效果不佳等情况,其茶垢无法完全的清除干净,并且当遇到弧形结构的茶杯时,手动清洗起来较为麻烦,同时手动清洗茶垢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这就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在解决当需要对弧形结构茶杯进行清洁处理时,通过其装置,能够对茶杯的内壁端面处进行清刮处理,从而避免茶垢无法完全清除干净等情况,最终,提升对茶杯的清洁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包括茶杯主体、转杆、固定块,转杆活动设置于茶杯主体内部,固定块配套设置于转杆的底部端面处,茶杯主体还包括有扶把,扶把固定设置于茶杯主体的外侧端面处;
转杆还包括有转盘、套管、支撑杆、伸缩弹簧、支撑板、抵块、钢丝球层、连接柱,转盘固定设置于转杆的顶部端面处,套管固定设置于转杆的外侧端面处,支撑杆活动设置于套管的内部,伸缩弹簧配套设置于套管的内部底端处,且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部端面相连接,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的顶部端面处,抵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端面处,钢丝球层配套设置于抵块的外侧端面处;
固定块还包括有清洁块、凹槽、开槽,清洁块固定设置于固定块的底部端面处,凹槽嵌入式设置于固定块的顶部端处,且转杆的底部端面处插入至凹槽内部,开槽嵌入式设置于凹槽的内壁端处,且连接柱嵌入式连接于开槽内部。
优选的:转杆和套管的直径之和均小于茶杯主体内壁顶端处的直径值。
优选的:抵块整体为弧形结构,其抵块的外侧端面均为半圆状设置,而清洁块整体为圆柱状结构,其清洁块的外侧端面为斜面式设置,同时其抵块和清洁块均为硅胶材质设置。
优选的:套管和支撑杆均为圆柱状设置,且套管的内壁直径与支撑杆的直径相互配套。
优选的:开槽和连接柱均为圆柱状设置,其开槽的内壁直径与连接柱的直径相互契合,同时凹槽的长度大于转杆的直径,并且其转杆与凹槽的内部底端面存在着间隙距离设置。
有益效果:
1、这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设置有抵块、支撑杆和伸缩弹簧,能够使抵块和支撑杆根据茶杯的内壁端面而进行位移,从而方便对茶杯的内壁进行清洗处理,在利用其抵块和钢丝球层的形状和布局设置,能够对茶杯的内壁进行清刮,从而保证其清洗效果。
2、这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设置有套管和支撑杆,可以为抵块提供稳定的连接点,从而保证其钢丝球层的清洗效果,在利用其其凹槽和清洁块的设置,可以使转杆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方便对茶杯内壁死角进行清洁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饮水茶杯正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艳,未经李洪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2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锭成型铸模烘热装置
- 下一篇:用于防护罩的瓦、防护罩和沉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