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22244.2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毛梦蕾;李孝红;严丽艳;沈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M5/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 地址: | 2004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停止 补液 呼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设有呼叫器和手环,所述呼叫器设有输液管通孔、电源开关、信号灯、床号设置键盘、呼叫器屏幕、第一红外发射器、语音提示器、电池、微处理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第三红外接收器、电缸和夹板;所述手环设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手环显示屏、第三红外发射器、手环电池和手环微处理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三红外发射器和第三红外接收器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自动停止补液,并让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因此能彻底避免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空气进入和回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停止补液的呼叫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输液报警器是根据输液需要反复换药的规律所设计。经查阅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输液报警器主要为盲人、重症监护病人、老年人等长期需要补液或卧床不便呼叫护士的病人所设计的,是一种监测输液和滴空提示报警的电子装置。然而,当今医院护士大多实行的都是责任制护理,由于工作繁忙,当病人摁下呼叫铃时往往责任护士都不在护士吧台,无法第一时间看见显示屏幕上的床号,导致无法及时更换补液;其次,当多名患者同时摁下呼叫铃时,病房呼叫系统显示屏会同时跳出多个床号进行滚动式提示,导致无法第一时间让分管的床位护士得知确切病人信息;再者,临床上的病人往往认为不能浪费药液,往往都在输液滴管即将滴完时才摁下呼叫铃,输液器不能及时被关闭,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经常会出现输液管滴空进入空气的情况,当护士到达时,输液管滴空,病人血液回流,还需要护士再一次排除输液管内空气,浪费时间,而且浪费药液。
专利文献CN201067547Y,公告日2008.06.04,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系统,包括一带有刻度的输液装置,安装在输液装置内部的液位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的报警器。原理是: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快输完后,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医护人员。
专利文献CN205339740U,公告日2016.06.29,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器,其主要由外壳、滴壶壳、输液滴壶、弹性元件、固定触点、活动触点、电源和报警器组成,滴壶壳的外径小于外壳的内径,滴壶壳和外壳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滴壶壳上有一活动触点,外壳上与活动触点相对的位置上有一固定触点,当输液滴壶里有多量液体时,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分离,当输液滴壶里有少量液体时,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合。活动触点、固定触点、电源、报警器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原理是:当正常输液时,由于输液滴壶内有多量液体,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分离,报警器不工作;当输液即将完成时,输液滴壶内只有少量液体,滴壶壳在输液滴壶、液体和自身的重力与弹性元件的弹力合力下,使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合,报警器工作,提醒医护人员。
专利文献CN205019523U,公告日2016.02.10,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管卡槽、红外发射管、开关按钮和指示灯,上壳下方设置有下壳,所述上壳侧面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上壳上表面中间垂直设置有所述输液管卡槽,所述输液管卡槽上下端各设置有卡扣,所述输液管卡槽中间位置偏上设置有所述红外发射管,所述输液管卡槽一侧设置有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上方设置有所述指示灯和扬声器。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射管实时监测输液管内的溶液,指示灯和扬声器用于产生报警信号。
然而,以上专利文献都是在输液即将结束时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仍然未能解决如前所述的缺点,还是有可能因为医护人员过于繁忙、不能及时看到屏幕叫号或者叫号较多时护士不能快速识别确切病人信息而导致输液管滴空。因此亟需一种能自动停止补液、有助于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方便清晰的得知患者床号信息,以更好地避免输液管滴空、输液管内空气进入以及回血现象的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未经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2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