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结构及风电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750.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9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卫明;肖春云;鲁寅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21;F16C19/22;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结构 齿轮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结构及风电齿轮箱,属于用于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所述行星结构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腹板;销轴,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腹板上;无内外圈轴承,套设于所述销轴外,所述无内外圈轴承包括若干圆柱滚子,及用于安装所述圆柱滚子的保持架,所述若干圆柱滚子绕所述销轴的外周面排列,所述圆柱滚子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保持架上;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套设于所述无内外圈轴承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无内外圈轴承,轴承上的圆柱滚子的内侧壁直接与销轴接触,外侧壁直接与行星轮接触,避免因轴承内外圈打滑导致轴承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结构及风电齿轮箱。
背景技术
风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其进行发电具有较强的优势,与火力发电、太阳能、水力等能源发电相比,具有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保养方便等优势。
行星级齿轮结构是风电齿轮箱的常用结构,传统的行星轮安装时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将行星轮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行星架上的销轴上,实现扭矩的传递。此结构的缺点是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容易打滑,严重影响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结构及风电齿轮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行星结构中将行星轮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销轴上,圆柱滚子的内圈和外圈容易打滑,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星结构,包括:
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腹板;
销轴,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腹板上;
无内外圈轴承,套设于所述销轴外,所述无内外圈轴承包括若干圆柱滚子,及用于安装所述圆柱滚子的保持架,所述若干圆柱滚子绕所述销轴的外周面排列,所述圆柱滚子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保持架上;
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套设于所述无内外圈轴承外。
可选的,所述保持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保持架环以及连接杆,两个所述保持架环分别设于所述圆柱滚子的两端,所述连接杆设于两个所述保持架环之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保持架环。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若干条,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圆柱滚子沿所述保持架环的周向交替排列。
可选的,所述无内外圈轴承为两个,且并列设于所述行星轮内壁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行星轮的内壁上位于两个所述无内外圈轴承之间设有挡肩,两个所述无内外圈轴承的端部均抵靠在所述挡肩上。
可选的,两块所述腹板其中之一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销轴的盲孔,其中另一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销轴的通孔,所述销轴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中,另一端设于所述通孔中。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一圈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销轴的端部抵接以使销轴固定在所述行星架上。
可选的,所述无内外圈轴承与所述腹板之间设置有定距环。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无内外圈轴承进行润滑的润滑油路结构。
可选的,所述润滑油路结构包括:
第一油路,设于所述腹板中,并从所述腹板的端部向所述腹板与所述销轴连接处延伸;
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为设于所述销轴表面的一圈凹槽,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
第三油路,设于所述销轴内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油路连接,且沿所述销轴的径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传感器壳体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减少连接力的电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