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水伞相互切换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359.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古亮;冯磊;晋佩;王佳方;陈新岗;蒋东荣;陈古波;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7/06 | 分类号: | F03B17/06;F03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水伞 相互 切换 平流 水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水伞相互切换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包括机架与传动机构、伞绳线盘机构、伞绳控制机构、水伞与伞绳机构、发电机及变流与控制箱。本申请采用传动齿轮和单向齿轮的相互啮合来构成单向增速齿轮组,利用平流微水对张开水伞的拉力,加速对另一水伞的收拢后实现相互切换,并按先后顺序依次释放控制伞绳和动力伞绳,达到控制水伞依次处于收拢或者张开状态,从而拉动发电机断续正、反向旋转发电的目的;本申请提供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是一种便携、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发电设备,能够在极低速平流微水中采集水流动能,当水伞较大时具有较高的发电功率,特别适合在小溪、大江和具有低速稳定洋流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电力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水伞相互切换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小溪、大江、海洋里有大量流动水体,其蕴藏的动能极大,如果能进行低成本、大规模开发利用,能够极大的降低碳排放,从而造福子孙后代。然而,当前主要的洋流开发方式是建设水下风车,如水平轴升力型水下风车、垂直轴水下风车。水平轴升力型水下风车对水流速度要求较高,一般不低于2米/秒,导致较多的低速水流动能不能充分开发利用。而且由于水体密度极大,各类型的水下风车叶片承受极大的水流压力,风车笨重或者极易受损,单个水下风车不易做大;而且水下风车叶片尖端高速运动对水下生物具有较大的影响或者伤害,不生态。不仅如此,水下风车需要很大的土建基础,或者浮体,投资成本极高,对河床和海床上的生物具有较大影响。
对此曾有人提出:把若干降落伞的伞绳终端伞顶端按首尾顺序,依次串联在一根环形绳或者一根环形链条上,当水流动时,逆水流方向运动的伞则处于收拢,并成一束的状态,对水的阻力极小;但顺着流水方向运动的伞则处于张开迎水状态,将拉动绳子或链条及链轮及发电机发电。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前述这个思路有较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于:串联在一根环形绳或者一根环形链条上的各水伞如何绕过绳轮或链条及链轮或发电机轴的,因此这个思路不具有实用可行性。因而如何创新的开发一种低成本、能大规模开发利用平流微水能量的新型水力采集设备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水伞相互切换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该装置能极大地降低成本并能大规模利用低流速的平流微水能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双水伞相互切换的平流微水发电装置,包括机架与传动机构、伞绳线盘机构、伞绳控制机构、水伞与伞绳机构、发电机及变流与控制箱;其中,
所述机架与传动机构包括机架、主轴轴承、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形状相同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以及形状相同的第一单向齿轮和第二单向齿轮,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分别通过主轴轴承平行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主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一单向齿轮连接在第一主轴上,所述第二单向齿轮连接在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单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单向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的齿数少于单向齿轮的齿数,且单向齿轮可以向传动齿轮传递扭矩,但传动齿轮不能向单向齿轮传递扭矩;
所述伞绳线盘机构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线盘、第二线盘、第三线盘和第四线盘,所述第一线盘和第二线盘分别通过内套滚动轴承近距离安装于第一主轴上,所述第三线盘和第四线盘分别通过内套滚动轴承近距离安装于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一线盘、第二线盘、第三线盘和第四线盘的侧面圆周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锁销进入对线盘锁紧或者锁销抽出对线盘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孔接触式气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汉麻杆芯生物炭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