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330.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路双;杜棋忠;赵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撑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孔中滑动配合滑动套筒,固定套筒的内孔中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螺杆,滑动套筒内孔中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导向管上,导向管一端的端部外圆上固定连接头,连接头轴孔的孔壁端面径向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驱动电机壳体轴端面设有轴向延伸的凸起,凸起插入凹槽中形成驱动电机壳体一端与连接头的周向固定,驱动电机壳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球窝头,导向管内孔中设置伸缩管,伸缩管一端固定连接螺母,螺母与导向管周向定位轴向滑动配合,螺母与螺杆螺纹配合,伸缩管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球窝头,第二球窝头的凸缘位于滑动套筒的轴端轴向限位于滑动套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的电动支撑杆主要用于驱动汽车尾门的开闭,支撑杆的外周设有起保护作用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滑动配合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安装有弹簧,该弹簧套在一导向管上,导向管通过端部固定的连接头与驱动电机的壳体周向固定。工作时,驱动电机通过转轴输出的动力经减速机构减速后,带动与减速机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旋转,使螺母产生轴向移动驱动伸缩管外伸或收缩,由此实现尾门的开闭。目前,导向管连接头端部的轴心设置凹槽,该凹槽壁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径向槽,电机壳体端部的轴心设置凸台,该凸台圆周设置多个轴向延伸的径向凸起。安装时,驱动电机壳体的凸台插入导向管连接头的凹槽中,凸台的径向凸起分别配合在凹槽的径向槽中,由此形成导向管连接头与电机壳体的周向固定。因为导向管连接头及电机壳体的轴心还设有供螺杆通过的圆心孔,所以电机壳体凸台的壁厚较小,由此大大限制了凸台上径向凸起的高度。径向凸起的高度尺寸小,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与凹槽配合形成的周向限位极易失效。由此导致了导向管的旋转,严重影响了螺杆对螺母的驱动,使得支撑杆不能正常工作。而且,电机壳体是对导向管连接头的轴心进行的周向限位,轴心限位需要电机壳体施加较大的力矩,在轴心处周向限位的效果也不好。同时,电机壳体的凸台及导向管连接头的凹槽的结构都较复杂,增加了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其电机壳体与连接头之间的周向固定好,防止了螺母的周向转动,增加了伸缩管轴向滑动的稳定性,保证了汽车尾门的有效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包括固定套筒、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滑动配合在固定套筒内孔中,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孔中固定安装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一螺杆,所述滑动套筒内孔中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在一导向管上,位于导向管和滑动套筒之间,所述导向管一端的端部外圆上固定设置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轴孔的孔壁端面径向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机壳体轴端面设有与凹槽对应的轴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凹槽中形成驱动电机壳体一端与连接头的周向固定,所述驱动电机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球窝头,所述导向管内孔中设置一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与导向管周向定位轴向滑动配合,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杆位于伸缩管内孔中,所述伸缩管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球窝头,所述第二球窝头的凸缘位于滑动套筒的轴端轴向限位于滑动套筒。
所述连接头轴孔的孔壁端面设有呈轴对称的两个凹槽,所述驱动电机壳体轴端面设有与凹槽对应的两个呈轴对称的凸起,两个凸起分别插入两个凹槽中,形成驱动电机壳体与连接头的周向固定。
所述连接头由塑料制作而成,连接头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固定在导向管一端的端部外圆上。
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端铆接有一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与伸缩管的内孔滑动配合,所述螺母内螺纹孔的直径小于伸缩管内孔的直径。
所述螺母的外圆周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条,所述导向管的内孔壁设置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凸条滑动配合在滑槽中,形成螺母与导向管周向定位轴向滑动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