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虫产卵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590.7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2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慈平;谭燕;蔡翼杨;杨秀春;杨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虫 产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虫产卵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侧表面为纱网,所述笼体上表面为光滑透明塑料薄膜;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笼体上部,所述插孔贯通笼体左右侧面;产卵带,所述产卵带与插孔相匹配,所述产卵带长度大于笼体左右两侧距离,所述产卵带内含有储光型荧光材料;其中产卵带通过插孔插接在笼体上部。以解决现有技术粘虫夜晚不能在产卵带上产卵,粘虫卵收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虫产卵笼。
背景技术
粘虫养殖需要对粘虫成虫产的卵进行收集,现有技术采用带有产卵带的笼子收集粘虫卵。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粘虫只能在白天将卵产在产卵带上,但在夜晚由于粘虫找不到产卵带,粘虫不会在产卵带上产卵,这造成了粘虫卵的收集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粘虫产卵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虫产卵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侧表面为纱网,所述笼体上表面为光滑透明塑料薄膜;
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笼体上部,所述插孔贯通笼体左右侧面;
产卵带,所述产卵带与插孔相匹配,所述产卵带长度大于笼体左右两侧距离,所述产卵带2内含有储光型荧光材料;
其中产卵带通过插孔插接在笼体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带材质为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带两侧边缘相下表面中部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笼体前侧面纱网设有拉链门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在笼体上部的产卵带,利用粘虫的趋光性,储光型荧光材料可在夜晚吸引粘虫产卵在产卵带上,使得粘虫夜晚也能将卵产在产卵带上,然后将笼体上表面设为光滑透明塑料薄膜,避免粘虫附在笼体上表面产卵,同时产卵带通过插孔插接在笼体上部,需要取出虫卵时将产卵带拉出笼体然后用剪刀剪下已产下虫卵的产卵带即可,虫卵收集方便快接,收集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1笼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1产卵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实例1:参考图1至图3,一种粘虫产卵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侧表面为纱网,所述笼体1上表面为光滑透明塑料薄膜;插孔101,所述插孔101设置在笼体1上部,所述插孔101贯通笼体1左右侧面;产卵带2,所述产卵带2与插孔101相匹配,所述产卵带2长度大于笼体1左右两侧距离,所述产卵带2内含有储光型荧光材料;其中产卵带2通过插孔101插接在笼体1上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在笼体1上部的产卵带2,利用粘虫的趋光性,储光型荧光材料可在夜晚吸引粘虫产卵在产卵带2上,使得粘虫夜晚也能将卵产在产卵带2上,然后将笼体1上表面设为光滑透明塑料薄膜,避免粘虫附在笼体1上表面产卵,同时产卵带2通过插孔101插接在笼体1上部,需要取出虫卵时将产卵带2拉出笼体1然后用剪刀剪下已产下虫卵的产卵带2即可,虫卵收集方便快接,收集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带2材质为塑料薄膜。
粘虫喜欢将卵产在塑料薄膜上,提高粘虫在产卵带2上产卵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产卵带2两侧边缘相下表面中部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